2009-06-11

孩子,我们到底有多关心你

 

  昨日,上海电视节国际电视论坛之“儿童电视论坛”在东方电视台举行。本届“上海电视节”首次在国际电视论坛部分设立“儿童电视论坛”,旨在借电视节契机,为全国少年频道搭建沟通的平台,促进中国儿童媒体的专业化进程。这次论坛以“创造并记录中国儿童的快乐”为题,全国34家少儿频道中有25家参与了论坛。与会的国家广电总局领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领导、各地少儿频道负责人、儿童教育研究专家和知名儿童传媒公司董事长聚集一堂,共同交流各地少儿频道在频道运营、专业化进程、品牌化探索中的经验与体会。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先生出席了论坛,在致辞中他表示:“在两手抓、两加强的过程中,少儿频道要善于处理好导向与市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高质量与满足需求、学习借鉴与开拓创新、繁荣发展与监督管理,创作与评论等的关系,努力把少儿频道做成绿色频道、精品频道、优势频道。”
之后,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主任金文雄发表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创新创优青少年节目——全国少儿节目、栏目、频道播出情况综述》的演讲。在研究和分析全国各种少儿节目之后,他对少儿节目提出了三方面建议:功能定位专业化——寓教于乐;受众定位专业化——细分受众;创作专业化——学科联合。中国电视艺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广播电视学会会长张晓爱发表了题为《少儿电视节目中的品牌效应》的演讲。
随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哈哈少儿频道总监杨文艳、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童瑶、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吴雪和江苏少儿频道制片人兼主持人林子,分别就各自电视台少儿节目的特色和经验展开了交流与讨论。作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哈哈少儿频道总监,杨文艳向在座的同行们分享了《哈哈少儿频道的专业化思考与实践》:“哈哈在业界的特色是品牌,哈哈做品牌已经有5年了,从频道一开播起就开始做。今天,我们频道的呼号是哈哈,我们的节目有哈哈,我们产品也叫哈哈,在上海可以说每一个14岁以下的孩子都知道哈哈。”演讲中她还强调品质是品牌背后的功夫。“要做到好的品质,应该把受众看作仲裁者,创造品质文化。品质不是投入更多的创意人才,投入更多的资金资源,而是来源于标准和制度。哈哈的品牌和形象通过高频率、高密集的传达之后,我们希望积累的知名度和人气度,在品质的保证下得以延续,在我们的目标受众——儿童和家长中得到持久的认同和接受,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此外,江苏电视台强调了该频道用“责任心、爱心、童心”来办好少儿节目。
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就《儿童的需求、电视使用与文化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论点——现在的少儿节目对儿童需求的关注度不够,建议媒体应深入农村,了解那里孩子的生活现状;重视儿童的容貌和生理发育;倡导媒体改变教育方式,及时更新理念;强调儿童也同样拥有权利,孩子和父母之间应当有互动。她特别强调了,现在的少儿节目只适应于3-14岁,而15-18岁的孩子却在观看青春偶像剧。而这部分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少儿节目不应该将他们归为成人,应该适当地做一些引导,引导他们认识生理发育和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