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9

专访动画片评委会主席博齐达尔·塞切维奇:世界将变成一部大的动画

 

塞切维奇表示好的动画依赖于好故事。
 

“动画片是史前就存在着的”,这听上去是个很怪的理论,但它却被塞尔维亚的动画片鬼才导演博齐达尔·塞切维奇奉为圭臬。所以,昨天在接受《每日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时,他会认为,生活中“处处皆动画”,有了人类的想象力后,就能创作好的故事。

动画原则其实史前就存在了

《每日新闻》记者:我们知道您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动画片导演。但就您个人看来,一部质量上乘的动画片应该达到哪些标准或符合哪些要求?

塞切维奇:其实,动画片与人类的思考模式非常相似。当人在思考的时候,是以图片的形式进行思考的。我们以动态的图像思考,因此这些图像能够成影片。所以如果你理解人类思考的过程,你就会看到我们脑海中有一部动态的影片。

另外,图片来源于生活,接近生活,但却不是生活本身。我们在其中添加了别的东西,比如想象力。所以当我们看到荧幕上的影片时,也就看到了自己是如何进行思考的。

动画涉及两个过程:一个是我们脑海中对图片理解的过程,另一个则是荧幕上展示图片的过程。如何将理解的东西连接起来,并用剪辑出的东西合理地塑造角色的本质,就是好的动画片。

当然,图片的质量也非常重要,我甚至认为对于动画来说,最重要、最期待的部分就是图片的特性。而好的动画片,依靠人自己的能力,通过将高质量的图片衔接,给予了动画片生命。

《每日新闻》记者:您说的理论好像很深奥,动画片是不是其实是复杂的艺术?

塞切维奇:很复杂,但不深奥。我把公元前叫做古代,动画诞生于十九世纪,但是一些关于动画的原则和灵感,其实史前就存在了——所有动画的关键因素,早在动画片这个形式产生之前就存在了。

史前的动画也正是史前的人类思想的存在。包括石器时代,埃及金字塔,希腊神庙,所有这一切正是史前的一部大型动画。

要打破对动画技术的迷信。

《每日新闻》记者:那么现在发展的动画科技,还有没有价值?比如我们都在说3D这些新技术。您对未来动画片的新科技发展走向有预测吗?

塞切维奇:3D技术、数码技术已经变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随处可见,不仅出现在电影电视界,也出现在车站、机场、飞机上、厨房里、饭店中,其实我们是被动画包围了。

我们在金茂这里审片,你看尤其在晚上,旁边上海中心的灯光就开始变换,这些都是动画。因为这些前所未有的动画的出现,我们的感官变得更加敏感,关注的点不仅仅在屏幕上,而是在任何一个事物上。

动画的未来就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世界将会变成一部大动画。

《每日新闻》记者:那您觉得,跟科技相比,动画片的故事和人物,在一部好的动画片中,占据了多大比重?

塞切维奇: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故事多样的动画,只是没有走到灯光下而已。

动画与电影不同,它由动态图片组成,但却不是影像。电影还是根据影像创作的,包括数码,仍然是影像,但动画与影像无关,它只是人类思想中的画面,与图画很接近。人工动画是图像的一种,而非影像,所以说到底,好的动画要依靠于人性的好故事。

动画已成中国创造力的一部分

《每日新闻》记者:这次担任动画片评委会主席,您对中国动画片领域的导演有相关了解吗?

塞切维奇:我不太知道中国动画界的导演,但出席这次会议,我看到了中国动画产业的进展,它变成了中国影视行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之前几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动画产业都不太受到关注。

近几年,动画电影的科技突飞猛进,并成为了中国创造力的一部分,我虽不了解中国动画片的最新进展,但这次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提供了这样一个好机会,让我对中国动画了解更多。

《每日新闻》记者:您是世界动画协会塞尔维亚分会的主席,在您的祖国,动画片的发展情况很不错,您觉得有可以提供给中国同行借鉴的东西吗?

塞切维奇:塞尔维亚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没有像在中国这么多的机会,动画制作人不是很多,大概只有50到100人左右。但我们有一个组织,世界动画协会,是全球性的,很古老,达百年之久。

因为有这个机构,塞尔维亚有了很多机会,不仅仅在国内,我们也参加很多国际电影电视节,拿了很多奖。虽然我们国家很小也不富裕,但我们的创造力并不贫穷。我们做这个工作并没有很多钱,更多是带着使命感——我自己也拍了一些片子,算是一种冒险。

至于借鉴,我们双方都有优势,我认为中国动画发展的轨迹,可以与塞尔维亚相互借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