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8

电视媒体视频化究竟带来了什么?

 

  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总经理李勇谈到,在多重媒体、平台深度融合、构建视频化生态的过程中,电视内容和观众的身份也渐渐发生了转变

作为今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重要论坛,中国电视融合传播趋势高峰论坛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办,主题为“‘风口与入口’——电视媒体视频化生态构建”在媒体加快融合。电视业务“多屏化”之后,电视节目的内容和生产将何去何从,电视节目的生态将发生何种改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论坛上,众多媒体业界的专家齐聚一堂,就中国电视媒体融合以及生态圈的构建等的现状及趋势各抒己见。

电视媒体视频化改变节目内容形式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政策所所长、信息所所长李岚在演讲中首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示,要让媒体融合尽快实现从相“加”到相“融”。而深度融合的关键,就是要以技术驱动为突破,让传统的电视业务与视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这三大技术趋势相结合,实现跨越式的质变。

一旦电视业务获得了技术突破,传播载体多元化之后,电视节目内容的生产方式也随之改变。正如李岚所说:“电视媒体以新技术为驱动,从内容的发掘采集、编辑与制作等各环节以及流程上,实现全面创新。”这个创新首先体现在电视内容的采集渠道上。李岚说,去年的天津港爆炸事件,由于天津港位置偏远,电视媒体赶到时已经很难拍到即时的场景,而很多网友上传的视频却极有新闻价值,这时网友视频就成了电视内容的重要补充。

过去电视台或影视机构制作产品,观众只负责接收。而现在媒体融合之后,这种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李岚说,当把电视剧放到网络之后,就能通过建立数据库,掌握用户的基本资料,收看与搜索习惯,再借助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技术广泛征集内容素材,便可在选择演员、热点话题、新闻报道等方面先行一步,在综艺节目中设计出观众喜爱的桥段。

电视媒体视频化改变节目生产方式

电视媒体视频化,不仅深刻地改变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对电视节目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总经理李勇谈到,在多重媒体、平台深度融合,构建视频化生态的过程中,电视内容和观众的身份也渐渐发生了转变。观众不再只是屏幕外的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话语权在增加,他们有了更多的参与度,正积极地参与到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电视内容的制作过程中,电视内容变成了可投资的产品。

李勇举例说,《中国梦之声》第二季,就是首个全民投资、全民参与的综艺节目。节目粉丝购买《中国梦之声》在阿里巴巴发售的“娱乐宝”,相当于为这档综艺节目投资,并参与到制作经费的众筹中。据悉,此项目首发当日,便成为“娱乐宝”上线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12天售罄,共有24.7万用户参与购买,总投资额度高达1亿元。观众参与电视节目的投资中这一模式,使得电视节目受困于经费不足的现状缓解,这有利于电视生态圈的优化与完善。

视频化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也体现在销售方式的多样化上。过去电视剧的销售是“以剧卖剧”,显得比较单一,而现在却非常多样化。去年5月在东方卫视上映的都市剧《虎妈猫爸》,便采取了“边看边买”的新型营销模式。东方卫视通过与淘宝、天猫等购物平台联手,在观众看剧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剧中部分同款商品的购买渠道,观众需做的只是扫一扫,就可以轻松地搜索剧中的心仪之物了。“边看边买”的模式上线首日,天猫、淘宝投放资源曝光量就已超过4亿人次;电视剧播出的首月月底,活动商品点击量就超过600万次。“边看边买”的营销模式,不仅吸引了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轻群体,在拉动消费的同时起也到宣传了电视剧,而且“扫一扫”就可购买同款商品的便利性,省去了观众在购物网站毫无头绪搜寻的麻烦,贴心的服务无疑也有助于增加观众对电视剧和电视台的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