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2

纪录片进入黄金时代?

 

  

纪录片的黄金时代,正在渐渐来临?这一点虽然还没有得到全行业公认,但在电影迅猛发展时,原本立足于电视、现在也只是在走小众市场的纪录片,也越来越被业界所关注。昨天,“白玉兰电视论坛——电视纪录片的黄金时代”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纪录片的从业者们,在大吐苦水时,也不忘相互打气,共同为《旋风九日》的市场相对成功而庆祝。

纪录片不该惧怕商业影院

论坛上,讲述邓小平访美历史的纪录片《旋风九日》,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拿到了1300多万的票房,虽然相比现在动辄几亿的商业片,不值一提,但这在纪录片行业,是不可想象的高度。

为什么业界都认为纪录片难有票房?因为电影院不肯排片。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说,他们曾做过一部纪录片叫《飞鱼秀》:“最大的障碍在于排片,排片实在太难了,《飞鱼秀》最后的票房是36万,因为三天就下了档,之后排片只有三个影院了。”

这也是纪录片行业普遍的观点。但《旋风九日》制片人吕木子说:“之前,很多纪录片都在尝试进影院,包括《归途列车》、《我就是我》、《千锤百炼》,包括最早田壮壮的《茶马古道》。我觉得这是纪录片人的集体意识,我们应该去电影院,中国电影市场这么好,我们应该去切一块蛋糕。”

做一道畅销的小菜也行

纪录片一定要进影院,才能将纪录片的魅力散发出来。雷建军说:“纪录片比剧情片更需要大屏幕,很多欣喜只有大屏幕才能看到;另外,纪录片叙事有弱点,需要封闭的盒子。”但是,就因为难进商业影院,所以纪录片的制片人们去拉钱时,很难讲回报。

各种尝试后,她认为,纪录片的赚钱之道,一来要呼吁政府的政策扶持,“很多影院经理愿意排片,但需要扶持资金和政策”;此外,纪录片本身虽然不是市场的大餐,但“完全可以做成畅销的小菜”,“纪录片的特点是常卖常有”。

而雷建军则认为,随着电商卖电影票,未来的状况可能会有改变:“微信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如果你经常在朋友圈关注到《飞鱼秀》,它就会推送给你。如果做了好的预售,影院自然愿意排片,新媒体介入程度深了,对纪录片发行也能带来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