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古装剧
现场嘉宾对全媒体时代下的古装剧的发展各抒己见。CFP图
1998年,《还珠格格(第一部)》火遍大江南北,主演赵薇、林心如等人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2011年,《倾世皇妃》又让身为主演和制作人的林心如荣获了多项大奖。17年来,她与古装剧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在6月11日的白玉兰电视论坛“古装剧:困境与出路”上,林心如与几位资深影视工作者对于当今古装剧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刻的探讨。
古装剧为什么长盛不衰
在“一剧两星”和“限古令”的两面夹击下,古装剧的生存环境变得比以往更加艰难,但各大影视制作公司似乎并没有放弃这块“肥肉”的想法,《琅琊榜》、《女医明妃传》等古装剧都将于今年登上各大卫视。究竟古装剧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
华策影视集团杭州平台制作顾问吴敦认为:“古装剧只有中国才有,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海外华人,甚至是外国人都对中国的古装剧非常感兴趣,想通过这些剧来了解中国的历史。”
一向被人看作是拥有着古装剧金字招牌的唐人影视总裁蔡艺侬对此表示了认可,同时坦言:“古装剧确实是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对我们古装剧的反响也一直比较好,无论是从公司效益还是海外市场的接纳度来考虑,古装剧都是不错的选择。”
从2014年中传瑞智针对5500万电视剧微博兴趣人群的数据分析来看,古装剧粉丝在所有题材电视剧粉丝中的比例高达64%,这些数目庞大的粉丝也使得李易峰、赵丽颖等年轻演员迅速蹿红,由此可见,古装剧独特的造星优势对于演员和制作方等都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而亲身经历过古装剧造星力量的林心如给出的回答相比前面几位,则更显出几分感性:“我觉得古装剧的想象空间十分大,可以满足我们的美好幻想,将一些不太实际的梦想投射到剧中的人物身上,所以大家才会这么喜欢古装剧。”
当古装剧遇到全媒体时代
尽管制作人和观众对于制作精良的古装剧都有着较高的认可和期待,但面对政策的限制及电视台播放资源的稀缺,如何让制作出的古装剧达到播出的最好效果,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难题。
资深影评人李星文提出可以采取周播的方式,既能给观众制造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期待感,同时也能避免严格的黄金档的审查,创作出尺度更大更有趣的作品。
蔡艺侬对此有更为深刻的看法:“只有强剧情、能足够调动起观众胃口的剧才能采取周播的方式,如果是一个平常的剧,这样断层的播放方式反而是不好的,所以还是要针对剧的特质去选择播放方式和播放平台。”
除了改变播放节奏外,如今打造全媒体的狂潮也使得电视台已经不是唯一可供电视剧播放的平台,许多制作人都开始尝试将电视剧转向投放到视频网站播放,或者直接与视频网站合作制作电视剧,这样一种全新的播放和制作方式也给电视剧的相关工作者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林心如在对此表示出极大的期待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无论是将古装剧做成周播剧还是网络剧,我觉得这个都需要从剧本的部分就开始明确播的方式,这样才能将古装剧做得更加精良,达到最好的播出效果。”
全媒体时代下的新型营销方式
自进入全媒体时代后,电视剧制作方也一改过去被动的身份,不必再想法设法通过传统媒体向观众发声,只需在微博等平台注册一个官方账号,弄一个微信公众号,便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想传达给观众的内容,甚至还能制造某个话题形成讨论焦点。
对制作方来说,全媒体宣传方式的运用,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不再需要低声下气去求人办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宣传。比如炒作,吴敦对于负面新闻持一种相当积极的态度:“我之前说过,走在街上被别人骂甚至被别人打的才是最好的演员。不要怕负面新闻,只要新闻被炒热了,大家都知道你了,接下来你就可以当主角了。”
但是问题也在这里,过去请报纸和电视来宣传,对方是国家单位,本身就带着一种把关的功能。但是全媒体时代,很多自媒体是不把关的,于是恶劣的炒作就开始泛滥。所以,昨天的与会嘉宾认为,在全媒体时代,古装剧营销更应该自律。
在面对这种类似观众不认可甚至谩骂的情况时,林心如对一些演员用“自黑”的方式来化解尴尬表示认可,但她也表示自己非常反对用负面新闻进行炒作。
正如蔡艺侬所说,知名度与美誉度相乘才能得到品牌的分数,如果美誉度是0,即使知名度是10,那么结果品牌的分数还只是0,而无论是一部剧还是一家影视公司,品牌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