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2

古装新载

 

  

古装剧的未来居然有着巨大的空间。《每日新闻》记者吴恺实习生邱悦橙摄

从《还珠格格》到《倾世皇妃》,17年来,林心如“辈分”提高了,戏份可一点也没减。而在17年里,古装剧不仅长盛不衰,而且未来的前景依然被各大影视制作公司看好。

面临“一剧两星”和“限古令”的两面夹击,2015年的古装剧环境曾并不被业界看好,但事实上从《武媚娘传奇》掀起的热潮,到《琅琊榜》、《女医明妃传》将陆续开播,再到今年压轴的《芈月传》,依然能看到制作公司对古装剧热捧。而在上海电视节期间,关于古装剧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也非常热烈。

古装剧毕竟有其独特的魅力。比起现代剧,古装剧的空间和弹性要大得多,如果说1998年《还珠格格》之前,大陆古装剧集中在历史剧和名著剧,那么如今古装剧的形式无比丰富,从武侠、宫廷到穿越可谓五花八门。有别于现代剧由时代环境产生条条框框的限制,古装剧大可天马行空,上到帝王宫闱,下到百姓人家,都有各自的故事,并能找到相应的观众。

当然明星和偶像在古装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从吴奇隆、林心如,到李易峰、赵丽颖,古装偶像们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一项调查显示,古装剧粉丝在所有题材电视剧粉丝中的比例高达64%。

而对于影视制作公司来说,古装剧的衍生产业也要比现代剧丰富的多,尤其是游戏的开拓和广告植入,利润和影响力诱引,让制作公司对古装剧更有期待。

这些基础保证了古装剧的长盛不衰,也显示了未来的空间。但回到电视剧本身,对古装剧来说更重要的是载体,在目前影视播出的大环境下,用怎样的方式展现也非常重要。在这一次上海电视节的探讨中,特别关注的是根据不同的剧集采用不同的播出方式,比如周播、网络和电视双线播出、乃至于全媒体播放。

古装也需新载,有了好的载体,更能保证古装剧以更好的质量,更好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林心如就谈到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将古装剧做成周播剧还是网络剧,我觉得这个都需要从剧本的部分就开始明确播的方式,这样才能将古装剧做得更加精良,达到最好的播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