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0

理查德·布拉德利:中国纪录片就像一场盛宴

 

  

理查德·布拉德利很享受他的电视节之旅。《每日新闻》记者 施培琦 摄 “这些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的工作就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走入中国社会的窗。”这是记者采访的时候,理查德·布拉德利从言语间流露出的。显然,他很享受他的电视节之旅。《每日新闻》记者:能谈一谈您收到白玉兰邀请的心情吗?

理查德·布拉德利:我大约是在两个月前收到(白玉兰的)邀请的。当我收到邀请的时候,我真的非常兴奋。

首先,上海电视节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节日,它在全世界电视界的所有电视节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次,我本人对纪录片有着非常高的热情。所以对我本人来说,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作为评委参加这样一个节日。最后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这里是上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

《每日新闻》记者:不知道作为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您的选片原则是怎么样呢?

理查德·布拉德利: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有这么几点。人性、故事叙述、故事结构、制作水准、创新性,以及这部片子的制作者和片子内容的联系是否真诚紧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部片子是否想通过片子本身带给人们一个更好的世界、是否是为人们增长了知识。我会希望看到并且侧重挑选出一部或者几部综合具有这些特质的片子。

在看到所有入围影片介绍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入围的片子不只是中国的,可以说非常有国际代表性。我相信这些纪录片一定都有着非常强烈的色彩和观点。

《每日新闻》记者:以中国为题材的纪录片历来是世界纪录片市场的香饽饽,除了屡获奖励之外,还赢得了可喜的口碑。您觉得原因是什么?此外,相较于这种墙外香的情况,这些纪录片在国内却没有那么受欢迎,原因是什么?

理查德·布拉德利:的确,中国的纪录片有着非常高的起点和标准,质量都属上乘。我非常喜欢中国纪录片特有的情调和风格。相比西方国家短平快的一些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在我看来就像一场盛宴。

那么为什么纪录片愿意讲中国的故事,实际上,整个世界,尤其是纪录片市场,对中国这个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好奇心和欲望。因为我们对中国的了解非常之少,所能看到的信息片面又不完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片就是我们西方的纪录片工作者和观众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这些中国纪录片工作者的工作就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走入中国社会的窗。

至于,墙外开花墙内不香这个原因,我认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爱好,就像食物一样。那些对于西方观众来说,很稀奇的故事,在中国观众看来可能是司空见惯的,这就稀释了观影兴趣。

《每日新闻》记者:接下来我们想请您谈谈市场方面的话题。现在很多人想试着开创纪录片独立院线,您认为他们如何养活自己呢?

理查德·布拉德利:说实话,作为纪录片,想跟那些剧情片在电影院里争一席之地,我并不持乐观态度。因为纪录片通常非常难筹集投资资金也非常难吸引观众前往电影院观看,庞大的发行市场公关的预算对于纪录片来说简直是无法负担的天价。我的观点是主流的纪录片的市场还是要回归到电视、网络以及别的平台,这才是纪录片的好归宿而不是电影院。并没有几部片子能在电影院放,但是有这么几部片子能在电影院放总是好的现象。

过去大家都在说“电视将死,而互联网将取而代之”,但目前为止,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电视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平台。电视还是会在未来几十年继续着它的功能,也许不是永远,但绝对会比我们预想的长。同时,数字平台也是继续发展,毫无疑问。我觉得同时纪录片叙事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但我不认为这就代表了电视放送已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必须有一个为所观看的节目付费的途径,电视放送和数字平台相比,始终是一个比较合适合理的付费方式。

  我会仍然希望有纪录片人把片子放去院线,并能吸引观众去看,但我觉得这并不是纪录片的未来。

  理查德·布拉德利

  ●纪录片评委会主席

  ●英国纪录片导演、制作人

  曾凭借《黑手党》等历史人文类纪录片获得艾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