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3

人民群众的电影嘉年华

 


 
让老百姓满意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核心理念。  

      上海国际电影节这9天,总是电影发烧友的狂欢节,球迷们为世界杯熬夜,影迷们为好电影沉醉。在上海文广局局长胡劲军看来,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先应该是“人民群众的电影嘉年华”,让老百姓看到喜欢的电影,不光是商业的、卖座的,还有文艺的、小众的。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票房破了历史纪录,与影片的高质量直接相关。在柏林、戛纳、奥斯卡影展入围、得奖的不少佳片都在展映的范围之内,部分票房大卖的好片、口碑上佳的老片,也都将出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大银幕上,以飨影迷。
        在电影院、评委和论坛现场,组委会还聘请了第三方评估公司进行调研,就是为了寻找差距和不足,令上海国际电影节更为完善。
        除了“办老百姓满意的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另一重理念就是“聚拢产业发展需要的要素”。今年两节将市场打通,构筑了“国际影视市场”,就是遵照了产业的规律,将法律保障、金融支持、人才梯队、剧组资源都集聚了起来。
        “今年的台湾馆、动漫馆、韩国馆、TVBS馆都做得十分成功。”胡劲军告诉记者,台湾馆的负责人向他吐槽场馆不够大,30多家台湾参展商挤破头,最后只能一个电视台一个展位、两个制作公司分享一个展位。
        “国际影视市场”赢得人气和口碑,但在胡劲军看来,这还远远不够,“明年我们要把国际影视市场,做成一个一个主题馆,市场的质量会更高,做好国有企业馆、中国民营企业馆、上海民营企业馆、国内省区市馆和亚洲电影大国的国别馆。”今年,韩国馆就聚齐了韩国排名前五的制作公司,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发布未来中韩合作的几十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