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3

何必纠缠偶像不偶像?把戏拍好才是硬道理!

 

吴奇隆认为,只要情节和感情能打动人的,那都是成功的电视剧。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偶像剧,这让著名的韩剧制作人金翰九很惊讶。“在韩国没有偶像剧概念,《来自星星的你》只被认为是生活喜剧。”昨天,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的主题虽为“从偶像剧探究电视剧制播营销新思路”,但与会专家认为,首先应该打破的正是“偶像剧”的藩篱。

没必要纠缠于电视剧种类
        金翰九目前正在制作一部电视剧——《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这部由偶像明星主演,定位青年观众的新剧,毋庸置疑的又是一部中国人眼中的偶像剧。但金翰九显然有点反感这顶“帽子”。他表示,在韩国只有“叙事剧”之说。把讲述故事的电视剧统归为“叙事剧”的好处就是,电视剧不会被某一概念框住,反而限制了传播面。
        吴奇隆对“偶像剧”的概念也没好气。在他看来,只要情节和感情能打动人的,那都是成功的电视剧,何必非要出个偶像剧、年代剧等类型来?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影视剧,到现在还被当成‘偶像’。有时,我明明花了很大精力投入一个角色,到头来,人家还是一句‘你是偶像’,就显得很没实力。”吴奇隆认为,完全没必要纠缠于电视剧种类,不妄自菲薄,把戏拍好,才是硬道理。

“中国电视剧目的性很强”
        《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火了后,剧中的啤酒炸鸡也流行一时,这让导演张太侑连呼“没想到”。“我之所以对发生在中国的这些事感到惊讶,是因为我们拍摄的时候从来没有刻意要去推广什么啤酒和炸鸡。我们安排这两种食物,就是想拉近剧中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张太侑在论坛上说。
        中国人乐于给电视剧分类,其意图就是想确定观众群,然后在植入广告等商业开发上动脑筋。但张太侑表示,因为韩剧很少分类,所以制片方在拍摄电视剧基本不会考虑商业开发。“我们只是按情节的需要,给主人公安排衣服或车辆,那些电视剧播出后流行起来的东西,完全是附加,不是我们的本意。”
        从“偶像剧”的提出,到商业价值的开发,中国电视剧目的性很强,也颇为急功近利。不过与会专家看来,有时太想得到,却未必能够得到,多一份“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洒脱,或许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