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4

玉兰吐幽香,青春绽光彩——上海电视节志愿者“剪影”

 

        伴随着6月淅淅沥沥的小雨,第19届上海电视节隆重开幕,观众的热情并未因朦胧的小雨而降温,电视节犹如优雅的白玉兰盛开在初夏时节,散发出酝酿了一年的芬芳。这场视觉盛宴成功举办的背后,少不了来自一个庞大且特殊队伍的默默付出。他们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大学外语学院、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从三月份以来大家陆续开始上岗,为电视节添入一股勃勃生机,作为年轻力量的我们加入到电视节的各个部门,协助工作人员,分别负责起从评奖、市场、论坛、宣传到特别活动执行等各项工作环节之中。

初入社会的第一步
        对于大多数的志愿者来讲,大家是未曾正式步入社会的新鲜人,甚至有的是第一次参加志愿者工作,这一份志愿者工作带给我们太多的新鲜与激动。我们把太多的第一次献给了电视节:第一次订机票、第一次订酒店、第一次联系明星……很多同学之前没有类似的经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一路走来,迎接一个个挑战,从磕磕碰碰到了如今的驾轻就熟。
        问:你在工作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答: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有关传媒的工作,这一次机会给了我全新的挑战。因为刚开始完全不熟悉工作,有些工作没有做好,受到了批评感觉很委屈,但是之后在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帮助下,很快我就熟悉了工作。在工作中,你不应该给你自己找理由,你要尽全力把你自己的工作做好,即使有再多的问题都要想办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不同于学校生活,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和经历。

成长的一大步
        志愿者在为电视节默默付出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不一样的成长。同学们都觉得在电视节工作的这两三个月里,完成了自我蜕变的过程。犹豫少了,多了一丝果断;胆怯少了,多了一些魄力。
        问:你觉得自己在电视节工作中有哪些收获?
        答:我是负责联系嘉宾和行程确认的。我经常要和制片人以及一些媒体联系交流。一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该怎样联系,就像得了“打电话恐惧症”一样,但是现在完全交流无障碍,谈笑风生。确认各位嘉宾的行程是一个非常繁复的工作,首先要确认邀请哪些嘉宾,之后再联系,帮他们注册,确认信息,确认行程,订机票和酒店,因为嘉宾可能会有自己的个人需求,要反复确认和更改信息,还要帮助他们去和酒店商量,更换机票等等,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锻炼自己的耐心和沟通能力,对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相信会对我会有很大的帮助。

青春的纪念册
        志愿者一直是上海电视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全心全意地为明星、为媒体、为观众、为各界人士服务,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他人。我们不知疲倦地备战在电视节的一线,努力为创造出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保持着自己的战斗热情,不怕苦、不怕累,一丝不苟地工作,玉兰吐幽香,青春绽光彩。
        问:你对自己的志愿者服务有什么感想?
        答: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是老师的助理,但是我一直在兢兢业业的工作,把我的工作做到完美,这样也可以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说实话,我只是电视节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个,但是当我走在路上,看到电视节的广告,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觉得很骄傲,很自豪,我想这就是看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有收获的幸福感。
        虽然,在上海电视节的志愿工作结束了,但是我们相信,对于志愿者来讲,今年的上海电视节的志愿者经历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将会成为大家人生中一份特别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