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4

2013大剧年论坛:谈“古”论“今” 让古装剧“现代化” 现代剧“情怀化”

 

        今年以来,多部古装大戏上档,大侠英雄满天飞。现实题材类型也有突破,育儿养老全关注。尽管电视剧产量提升,名导明星云集,然而像《奋斗》、《士兵突击》、《甄■传》那样真正能长久留在观众心中的大剧却凤毛麟角。在昨天由华策承办的“2013大剧年:谈‘古’论‘今’,谁与争锋?”论坛上,著名导演郑晓龙、著名导演和制片人刘江、中国香港导演唐季礼、金牌编剧于正、金牌制作人吴毅等齐聚一堂,就当下现实题材剧和古装剧所遭遇的瓶颈问题进行了一番热烈讨论。

现代剧:要去商业化,有情怀
        年初,高希希那部星光熠熠、号称“史上最贵电视剧”的《楚汉传奇》收视率不敌都市生活小品剧《天真遇到现实》,不敌《隋唐英雄》。而郑晓龙继《甄嬛传》后被寄予厚望的《新编辑部的故事》也在前不久遭遇收视“滑铁卢”,再看看现在哪些剧收视率高?以狗血虐心著称的《贤妻》、《百万新娘2》,以及制造出全民吐槽的“冲东恋”的于正版《笑傲江湖》。这些名导、名演员大制作的剧究竟怎么了?尽管不得不屈服于收视率,但郑晓龙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电视剧要有情怀、有追求、有批判。缺乏价值观,纯粹好看的剧是不存在的。”
        曾执导过《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等高收视率剧的著名导演刘江也直言,目前有些收视率高的电视剧,他是一集都看不下去。“电视剧首先是一个文艺作品,不能怎么堕落怎么来,我们必须要引导市场和观众,而不是一味去迎合。”郑晓龙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电视剧市场被做得过度商业化,“不少创作者急功近利,追求短视效果,但真正的精品是那些大浪淘沙、经过时间的打磨能留下来的东西。”曾制作过《闯关东》、《生死线》等好剧的著名导演、制片人侯鸿亮也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当下的影视剧市场有很多热钱涌入,在利益的诱惑下,电视人必须坚持作品的价值观,“比如现实题材剧,除了父母、夫妻、育儿那点事儿,是否还能对当下社会一些深层现象和行业做些展现和探讨?”

古装剧:老酒装新瓶,要融入现代感
        论当下的电视剧市场,把古装剧做的最成功的要数金牌制作人、编剧于正了。从最早的《美人心计》、《宫》到今年火爆的《笑傲江湖》、《陆贞传奇》,于正的古装剧系列一直处于“口水与收视率同涨”的境地。尽管很多人在骂,但也不得不承认“于正出品”收视率的确很高,且捧红了很多新人。说到成功原因,于正坦言他善于发掘网络小说资源,了解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同时注重讲故事、写人物。
        即将于今年暑假推出古装大剧《精忠岳飞》的导演唐季礼指出,如今的古装剧有四要素:“外形时尚,内容结构厚重,融入现代审美观、用美剧节奏来叙事。”纵观于正一系列古装偶像剧,正是符合了这四要素。对于广电总局出台对电视剧播出管理的“22条新规”,进一步加强了对古装剧播出的梳理,于正也直言,如今的古装剧市场的确有点乱,“广电总局将古装剧黄金档的播出量限制在15%以下是个好事,数量少了,就会迫使创作者和制片人挖空心思来提高拍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