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1

聚焦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与多元化发展

 


媒体界领军人物聚焦媒体转型问题

        当前,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攻势,传统媒体也采取各种方式积极探索向新媒体转型。但是,由于存在种种误区和问题,成效甚微。聚焦转型这一课题,中国媒体领域的高层决策者、行业领军人物昨天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在通讯、媒体与科技产业融合下的新变化与新机遇,探讨文化传媒企业如何借力技术与资本手段,推进自身转型,加快跨越发展。

传统媒体的形势比想象严峻
        “狼来了,狼真的来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江苏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卜宇这一形象的比喻赢得了众多与会人士的赞同。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裘新表示:“我们处在媒体转型融合的源头。在我周围的朋友中,经常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即便偶尔打开电视,也多半是同时还在上网,仅仅把电视当成了提供背景声音的陪伴而已。正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我这样,我们看到的是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总体逐年下滑。 ”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达到了4.2亿,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用这样的一组数据,证明了当前广播电视媒体所面临的形势远比想象的要严峻得多。卜宇谈到:“当前主流媒体的受众在减少,去玩新媒体去了。我们现在的电视节目大多是中老年人在看,一些话语权不太强的人在看,而不是主流人群,我们要关注这样的变化,更要重视这样的变化。不要以为当初广播没有摧毁报纸,电视没有摧毁广播,现在互联网也不会摧毁电视、广播和报纸。如果传统媒体不主动顺应技术变革的潮流完成面向新媒体的转型,总有一天它们真的会被摧毁。”

平面媒体的转型对广播电视转型有借鉴作用
        传统媒体需要的改变将绝不仅仅是随便做个网站把自己电视上或者报刊上的内容直接放到网站上。这种简单的移花接木是没有出息的做法,没有出息就不会有出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必须深层地、全方位地改变自己,才有可能凤凰涅磐,重获新生。“我们要丰富电视,超越电视。”裘新提出,媒体转型的本质是丰富而不是替代,“我们深信,一个新媒体不会替换旧媒体,我们要用丰富电视的方式来超越电视,包括用新媒体的一切手段。互联网不是我们的‘宿敌’, 转型的方向是融合,任何科技都是媒介。”
         多位嘉宾提出要关注平面媒体的转型,借鉴平面媒体转型的方式。为了少走弯路,传统媒体应该学会充分利用别人的经验与资源,同时学会同别人分享利益。培养和获得新媒体能力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资源互换、战略合作,也可以更加大胆地考虑战略投资、兼并收购、组建合资公司等股权交易的方式。裘新表示自己在平面媒体工作了23年,而在广播电视才工作1年多:“平面媒体比广播电视媒体的转型要提前六七年,2006、2007年时,平面媒体达到最高峰,然后就进入了转型期,平面媒体率先转型时也很纠结,在近7年的转型探索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广播电视借鉴。”在SMG的转型中,裘新提出了国际化、证券化、开放化这三点。SMG要发展,依靠SMG本身是做不到的,依靠广告业务的增长也是做不到的,唯有依靠资本驱动的证券化道路。
        吕焕斌表示,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不会马上谁吃掉谁,会依存也会相互依赖。虽然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速度是上升的,而传统媒体呈现平缓发展的趋势,新媒体的日子日渐滋润,但是现在说新媒体不需要传统媒体的内容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