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3

中国动画:国内原创,国际视野

 


入围创投会动画作品
 
         从产量上看,我们已经是“动画大国”;但从质量上讲,我们离“动画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动画是要深度和艺术?还是顺应市场需求、把观众摆在第一位?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赢得商机?这些问题可能在本届上海电视节“2012亚洲动画创投会”上找到答案。

日韩作品首次加入创投会
        今天,2012亚洲动画创投会正式开幕,大会旨在为亚洲原创动画与资本投资方之间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上海电视节市场总监张明表示,本届动画创投会的最大特色是吸引了更多境外地区的参与,尤其是日韩优秀作品的加入,“亚洲动画创投会已经举办了四届,一直致力于扶持新的创作力量、为中国原创动画寻求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以往我们主要局限在国内,但今年有很多来自日韩的优秀动画团队参与,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亚洲动画盛宴”。
        张明告诉记者,亚洲动画创投会将继续以“扶持原创、打造精品、开拓市场”为宗旨,今年专业论坛的主题是为了中国动画的市场发展道路把脉,以求动画市场的定位精准,“精是指动画精品、准是准确的市场定位,我们的动画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精品和市场该如何对接,我们要努力挖掘本土市场的潜力、打通整条动画产业链。”
 
“低龄化”束缚国内动画发展
        什么样的动画作品能称为精品?本届创投会评委、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总经理张燕鹏表示,精品就是符合大众审美、符合普通消费者需求的商业动画作品,“我们的动画创意人员不能总是沉浸在自我唯美的思想中,前期创作就要有这样的考虑:作品是供小部分人欣赏的艺术片,还是吸引大众关注的消费品。如果是消费品,就该拿出做商业产品的思维,形成制作、播放和相关衍生产品在内的一条良性的商业生产链条。”
        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晓也认为,国产动画经历了长时间大数量的堆砌,应该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去年国内动画的制作量已经累积到了260万分钟,这是动画产业飞速发展的见证;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这260万分钟的动画片中,真正能在国内电视台播出的不到10%,因此量多不代表质高”。在张天晓看来,目前国内动画创意还难以逃脱“低龄化”的束缚,并不够成熟,“从产量上看,我国已是动画生产大国,但260万分钟的产量却拿不出几部像样的精品,这是个很可怕的事实”。
 
新媒体助动画产业脱困
        前期创作的动画精品如果无法与相匹配的市场对接,难免会陷入自娱自乐的困境,张燕鹏表示,如要解决此困境,就必须通过最短距离让原创动画到达消费者手里,而他所谓“最短距离”就是新媒体介质,“动画传播平台不能单纯依靠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形式对动画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这样才能到达更广泛的受众面”。作为手机动漫基地的掌门人,张燕鹏告诉记者,“根据我们做的调查,现在有94%的用户24小时手机不离身,这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手机的消费特点,铺展动画产品的文化消费,以期达到最省时间、轻松体验、互动分享的效果”。
        此外,张天晓还强调国际化视野对于动画产业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动画产品只有真正迈进国际市场才能绽放生命力,但要想迈入国际市场,就需要有国际通用的元素,“我们此次入选的《泡泡美人鱼》就是秉着国内原创、国际市场的制作理念:美人鱼并不是传统丹麦美人鱼,而是一个当代组合,其中有一眼就能看出来自中国的美人鱼,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创意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看懂。”据记者了解,除《泡泡美人鱼》,还有《冰冰熊世界》、《怪物山》、《开心乐画》等共10部作品入围创投会,大奖得主将于明天在威斯汀大饭店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