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2

李少红:白玉兰奖为佳片好剧提供了生长土壤

 

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主席李少红和李少红导演创作的《橘子红了》至今让人叫好和新版《红楼梦》呈现出古典唯美的剧情
 

        《大明宫词》、《橘子红了》、新版《红楼梦》……李少红导演给人的印象似乎一直在以古典唯美的笔触书写幽幽情殇,而近些年的家庭伦理剧《麻辣婆媳》、惊悚片《门》以及即将与观众见面的青春励志剧《花开半夏》,则体现了李少红导演在不同题材中求新求变的创作追求。作为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的评委会主席,李少红导演提前接受了《每日新闻》记者的采访,她认为一年一度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评选更能激励电视制作往更专业、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每日新闻》:作为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评委会主席,您是第一次担任国内电视界最高奖项的评审工作,心情如何?您会以怎样的标准来评选?
 
       李少红:感觉自己责任重大。如果我有作品参赛,一定也希望评委以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选。
 
       在评选中,评委不可根据自己的偏爱去选择,而是要看整体水平和综合感觉。我觉得主席的作用不在于他有多权威,而是他的综合能力要强,可以综合判断各位评委的意见。当然评选过程绝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要综合大多数人的意见,如遇到大家意见不一,且理由都很充分的情况下,我们会通过投票的形式作出决定。
 
       《每日新闻》:上海电视节走到今年已经第18届了,您对上海电视节有什么总体印象和建议?您觉得一年一度的白玉兰评奖对中国的电视剧起到怎样的作用?
 
       李少红:上海电影电视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年,我觉得已经很成熟、成规模了,而且也在国内国际上形成了品牌。每年的白玉兰评奖对电视剧市场起到了导向的作用。现在电视剧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我听说去年电视剧拍摄的数量达到三万集左右,但电视台能够容纳播出的还不到一万集,在这种环境下,只能以好片制胜。评选是给国内的电视人一种激励,促使大家拍好片,抵御烂片,让电视剧能够往更精品的方向发展,给予了好片生长的土壤,最终得益的将是我们的观众。
 
       《每日新闻》:今年有《裸婚时代》、《双城生活》、新版《水浒传》、《誓言今生》、《我是特种兵》、《幸福来敲门》、《悬崖》、《中国地》等10部作品获最佳电视剧提名,这些作品给您的印象感觉如何?
 
       李少红:我觉得这些电视剧能够代表去年一年电视剧的整体水平,题材的选择比较全面,现代、古装和谍战都包括在内,照顾到了南北观众收视习惯的不同。只是我觉得可能年轻人的题材相对较少。
 
        《每日新闻》:您刚刚拍完了一部偶像剧《花开半夏》,这是您第一次执导偶像剧,偶像剧通常被认为是本土电视剧最难拍摄的剧种之一,在您看来,如何可以让受日韩文化影响较深的偶像剧内地化?

        李少红:我觉得偶像剧本身就是一个外来词,特指日韩地区那些比较理想化、青春浪漫的爱情故事。我们的偶像剧应该更偏向励志和年轻。现在荧屏年轻题材较少,我觉得应该多多提倡。我拍摄的《花开半夏》与湖南卫视合作,该频道的定位比较偏向年轻观众。偶像剧的创作应该与创作者的年龄无关,都是去从市场的角度去把握。

        《每日新闻》:最近“婆婆妈妈”电视剧泛滥荧屏,对于现实题材剧的创作好像遇到了瓶颈期,不是婆媳大战,就是女婿与丈母娘较劲,很多情节桥段都雷同,比如小俩口偷户口本结婚、闪婚闪离、流产等,您曾经拍摄过脍炙人口的《麻辣婆媳》,对于这种情节撞车和创作瓶颈您是怎么看的?
        李少红:这类剧情其实是荧屏不可或缺的一类剧种,因为剧中的故事可能来自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但是,不少业内人士在拍摄电视剧时有不足之处,习惯性跟风,一类题材火了,一窝蜂都去拍。我觉得无论是泛滥也好,雷同也好,市场和电视台会自己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