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1

相伴白玉兰,继续向前行——电视市场三十三载见证中国电视发展


上海电视节诞生至今33年来,在国际性、专业性、惠民性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创新,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国际电视平台交流中心,白玉兰也见证了电视市场和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它在合作伙伴们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形象?今天上午,“玉兰相伴,永在路上”电视市场特别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和白玉兰保持着紧密联系的各方伙伴,也深情讲述了一路走来的情缘。
 


今天上午,在“玉兰相伴,永在路上”电视市场特别活动上,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胡劲军,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国资委副主任王亚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于秀芬,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军,分别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Reed MIDEM ,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新丽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第25届上海电视节电视市场市场之星”荣誉证书。

1986年,上海电视节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如今,上海电视节已成长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国际电视交流平台之一。而白玉兰,从创办之初至今,也一直是上海电视节的标识。只是,如今的上海电视节,早已声名远播,具备了极强的国际影响力。
 


像市民、观众关注的海内外优秀电视节目展播,高质量节目纷至沓来,而且,从去年开始上海电视节将剧集放映从频道播放拓展到线下放映,更是广受好评。今年,从线下放映场馆、放映作品、放映场次,数量和规模上都有提升,放映作品中,多有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优质口碑大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上海展映的作品无一不是近年中入围过国际知名电视、电影节的载誉之作。

这些优秀节目的引进,跟电视市场的繁荣不无关系。1986年,上海电视节的前称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就同步设立了国际影视交易市场,吸引了十多个国家的参展商进入,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国际电视交易市场的历史。三十多年来,它经历的高速发展,令国际瞩目。

如今已经成为行业巨头的华策影视,也是上海电视节电视市场成长的见证者。浙江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回忆了她们公司参加上海电视节、参加电视市场的经历:“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出了公司的第一部电视剧,在上海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取得了非常好的表现,获得了很多奖项;我们第一次来参展,是个很小的展台,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的口号是‘年年有好戏,部部是精品’。上海电视节给了我们舞台,是华策发展重要的平台,所以,我们每年都来,和各方积累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非常感谢上海电视节。”
 


法国瑞德集团Reed Mediem是2004年开始和上海电视节电视市场结缘的,作为市场代表,他的发言尤为感人:“我们和上海电视节的姻缘开始于2004年。15年来,我们互帮互助,携手向前。我们互派代表团参加对方的展会,学习对方先进的办展理念和实操技能,并在宣传推广、行业资源、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置换,共同致力于为中国及全球影视行业搭建更加专业和高效的沟通桥梁。我想以个人身份,向上海电视节‘表白’:近10年来,我几乎每年6月都会来到美丽的上海,参加这个行业盛会。只有一次,我没能参加。那年是我的孩子出生了。作为朋友,我相信上海电视节会原谅我的那一次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