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视博会”精彩剧作“连连看”
今年的电视节以中国电视业的新一轮改革及上海世博会的举行为契机,发挥综合性国际电视节的优势,在专业领域推动电视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在公众层面通过创新载体加强互动,挖掘民间创意,不仅有效推动产业,同时扩大电视节影响力。
白玉兰奖:入围作品规模水平超历届
“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电视评奖活动,旨在追踪产业热点,反映产业趋势,在世界各国优秀节目的同台竞技中,加强沟通合作,推动中国电视业国际化发展。
本届电视节从参赛的上千部作品中精选出15部电视电影、12部电视连续剧、24部纪录片和15部动画片入围“白玉兰奖”各奖项角逐。《房子与孩子》(德国)、《爱玛》(英国)、《父亲的家》(韩国)、《愚民之城》(意大利)、《少年魔法师》(美国)等作品获最佳电视电影提名。《媳妇的美好时代》、《老大的幸福》、《光阴的故事》(中国台湾)、《我的兄弟叫顺溜》、《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剧获得最佳电视连续剧提名。电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评委会主席由著名编剧高满堂领衔、评委包括姜伟、柴智屏、安建,黄磊以及美国制片人道格拉斯·肖特(Douglas Short)等电视界业内名人。
本届电视节参赛作品的水准均超过以往。电视连续剧参赛作品题材广泛,人情温暖回归的当代剧成为继军旅、谍战剧之后的最新热门,5部入围作品中有3部讲述了普通人生活。对华语电视剧整体市场的关注也是今年的新亮点,新加坡、中国台湾均有作品入围,成为“白玉兰”奖的有力争夺者。
今年电视电影的参赛片质量明显好于以往,一向实力强劲的德国依然是入围大户,而断档多届的美国今年也有多部新片力作参赛,入围作品——迪斯尼公司选送的《少年魔法师》制作宏大、精美,有很强的可看性,显示美国制片方对中国这个大市场的看好。
本届参赛动画精品迭出,惊喜不断,国产原创动画在叙述手法和技术制作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美猴王》、《马兰花》、《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等,代表了国产动画的最高水准。
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市场是亚洲最具品牌影响力的节目交易市场,以专业服务见长。今年的节目市场有效加强了对买家的组织,尤其是对东南亚国家买家的邀请力度,推动亚洲电视业的合作和繁荣。市场展台招租也十分火爆,截至目前,已签约参展的公司超过150家,海外展商比例超过40%。
本届电视节国际新媒体与广播影视设备市场将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为纽带,围绕“新电视”话题,针对高清电视、CMMB、NGB、网络电视台等最新技术设置展览,以网络制播、下一代电视、广播音频、三网融合以及广播影视数字化、产业化、体制创新等吸引参展,发挥最新前沿技术的示范效应。
白玉兰论坛:邀跨界巨头共议三网融合
2010年白玉兰论坛框架基本延续往届架构,包括高峰论坛与专业研讨两个部分。高峰论坛将聚焦“三网融合”话题,首次跨界邀请电信、互联网等行业巨头,与广电业者共商资源共享、产业增值的发展之路。专业研讨着重聚焦两岸偶像剧创作及市场合作模式进行深层次探讨。另外将整合集团内的需求与资源,展开其他专业研讨。
其他主题活动:创新载体推动产业与大众互动
本届电视节还推出 “真实传媒”纪录片特别活动、首届电视电影创意大赛、第三届大学生电视节、电视连续剧观众评选和优秀电视节目展播等活动,凸显电视节不仅是专业电视人交流合作的平台,更是大众参与的节日。
“真实传媒”纪录片特别活动:除纪录片评奖单元外,为了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本届电视节还与真实传媒携手推出纪录片展播、“真实导演”计划及论坛等活动。其中,“真实导演”计划是一项支持中国纪录片创作的长期发展计划,包含纪录片专业培训及委托制作项目,其主张的产业形态已成为中国纪录片“民间化创意、专业化制作、市场化营销”的典范。今年该活动为亚洲区域内的纪录影像导演和作者提供资金、平台和渠道支持,主题为“亚洲下一秒”,238份提案中已选出22份入围。同时,结合世博年特点,将集中推出纪录片展播,于6月集中播出当今世界最新最优秀的纪录片。
电视电影创意大赛:旨在汲取民间创意力量,搭建创意流通平台,推动电视电影在中国的繁荣和提升。在全国范围征集适合电视电影拍摄的创意,邀请知名专业评委评审,10部入围作品中将有3部以上直接被影视公司高价买断,摄制成电视电影或电影。征集截止5月初,已在专业院校、民众和网络征集到275部作品。
大学生电视节:以“风起视觉 潮涌传播”为主题,DV大赛《我的视界》结合世博热点,反映社会文化风尚;专题调研以《爱看电视》为主旨,展开电视节目和主持人关注度调研;论坛将邀请文化学者、业界精英和学生代表围绕《下一代电视人》展开讨论。
优秀电视节目展播:60余部精选的中外电视电影、纪录片和动画片将自6月上旬起亮相上海电视剧频道、艺术人文频道、纪实频道、外语频道和炫动卡通频道,为观众送上丰盛的“视博”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