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从白玉兰奖报名作品看2017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篇)

 

     2017年是中国电视剧行业脚踏实地、回归创作的一年。近日,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申报工作已结束。从汇聚了过去一年里几乎所有国内热门电视剧的申报名单中,我们不难发现,反映当下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占据了全部名单的“半壁江山”。和去年同期相比,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在数量上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在选题广度、内容深度和人文高度等方面也都有所提升。

 

聚焦多元现实主义题材

     2017年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聚焦了不同行业,使用了多元视角,一批质量上乘的行业剧作品相继涌现。从聚焦一线医疗工作者的《外科风云》《急诊科医生》到以“猎头”行业为切入点的《猎场》,从生动普及《继承法》知识的《继承人》到关注交通救捞工作者的《碧海雄心》,国产行业剧不再只局限于传统行业,而是在更多的领域、岗位上找到了动人故事。另一方面,更为精密的专业体系、更为合理的故事情节与更为真实的置景、道具、演员表演相结合,令此轮行业剧热潮更深地触碰到行业地心。

 

《外科风云》剧照


《猎场》剧照

 

     发展中的中国为电视人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情满四合院》《生逢灿烂的日子》《平凡岁月》等电视剧作品就以大时代下的中国家庭为切入点,从对多个人物成长历程的描绘中带领观众再度亲历改革浪潮,用时代的力量鼓舞人心,点燃了诸多观众的奋斗激情;《白鹿原》因其高度还原历史、尊重原著,带领观众感受到了一个时代的灵魂与温度,同样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生逢灿烂的日子》海报


《白鹿原》海报

 

深耕细作都市情感话题 

     都市情感和家庭伦理题材素来是国产电视剧的“优势项目”,2017年的此类剧目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深耕细作,反映当代家庭老、中、青三代人的观念差异和情感共鸣的作品不断涌现。在《亲爱的她们》《美好生活》《恋爱先生》等热播剧中,老年人不再是青年人背后只会“唠叨”的“戏剧冲突制造机”,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状态、暮年人生抉择等以往鲜少有人关注的话题,被创作者们逐一呈现,既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又对社会的和谐与家庭的和睦起着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恋爱先生》剧照

 

     《老男孩》《我的!体育老师》等剧聚焦了70、80后人群与90、00后年轻人之间的情感碰撞——遭逢“中年危机”的大叔也好,一直长不大的“老男孩”也罢,家庭成员携手成长、共同蜕变的情节给予无数观众感动与温暖,其中传递出的情感美好而真实,散发出明亮的人文关怀之光。

 

《老男孩》剧照

 

打造现实主义精品剧作

 

     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评选恰逢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电视剧行业的发展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前行,与人民同呼吸,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剧场,成为了所有中国电视人的共识。

     近期,关于现实主义题材如何避免成为远离生活场景的“悬浮剧”,打造真正接地气的现实主义精品剧作,成为电视剧行业内热议的话题。从白玉兰奖电视剧的参评名单来看, “坚持人民导向、反映时代精神”,才是优秀电视剧诞生的基石。时代“搭台”、生活“入味”,一手拓展题材、形式、手法,一手深入街巷、百姓、人家,在这百花齐放的新时代里,中国电视人以充沛的激情和生动的笔触创作出一批反映新时代的社会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以感人的形象和真诚的演出为人民奉献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神食粮。

     从即日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参评剧作的剧目综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