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4
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综述
伴随着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暨闭幕式的举行和“白玉兰”奖各奖项的最终揭晓,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圆满落幕。
本届电视节继续发挥集聚和资源优势,凸现两大突破。一是首次将“聚焦动漫谷”动画项目创投和纪录片项目创投纳入节目市场,发挥投融资功能,着力推动国际合作,繁荣中国电视业。二是观众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新增“观众日”、“电视连续剧观众票选”和“新媒体•新娱乐” 展等特别活动,强化电视节的亲民与互动性。
本届“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共有入围的电视电影、电视连续剧、纪录片和动画片四大类共63部作品角逐24个奖项,最受关注的最佳电视连续剧由《潜伏》摘得,最佳男女演员则分别为孙红雷和宋丹丹。同时,新增的亚洲电视连续剧交流纪念奖则由日本的《女人四十》和韩国的《黄金新娘》获得。
本届“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共有入围的电视电影、电视连续剧、纪录片和动画片四大类共63部作品角逐24个奖项,最受关注的最佳电视连续剧由《潜伏》摘得,最佳男女演员则分别为孙红雷和宋丹丹。同时,新增的亚洲电视连续剧交流纪念奖则由日本的《女人四十》和韩国的《黄金新娘》获得。
本届国际评选委员会阵容堪称重量级,包括《渴望》、《金婚》的导演郑晓龙,法国纪录片导演米歇尔•诺尔,《网球王子》和《多拉A梦》制片人山崎立士等,以及其他来自美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评委,均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及权威性。
本届国际影视节目市场共有来自世界近150家中外影视机构设展,500多名中外买家、7673位来宾参与交流洽谈。展商方面,内地公司包括SMG、CCTV、华谊兄弟等知名的大公司,台湾地区的影视机构数量猛增70%,代表团人数超过了150位,中视、民视、华视等超过20家电视机构借助上海电视节拓展市场,进一步增强两岸的互动合作。此外,来自欧美的数量也有增无减,美国的华特迪士尼公司、哥伦比亚国际公司、德国之声等众多展商再次参展。日韩方面包括日本的NHK、TBS等,以及韩国的国家电视台KBS、MBC、SBS等。从这些海外展商对节目市场的热切关注中,可以窥见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今年的项目创投首次纳入交易市场的范畴,建设优质投融资平台,聚集了国内颇具实力的动画公司的重点项目120部,初评有入围项目10部和优秀项目20部,最终来自杭州的朱险峰凭借个人作品《未来水世界》获得最具创意奖;来自大连乾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折纸小兵》获得了最具市场投资潜力奖。这两部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将分别获得5万元和最高30万元的奖金。本次参加动画创投活动的作品较上届在创意、项目的质量方面都有大幅上升。整体来看,参赛作品超过80%都配有制作精良的样片,一些作品的制作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准,很多项目方已对创投的概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作品中也已体现出更敏锐的市场嗅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活动中胜出的两部作品以及其他一些优秀作品将通过动画项目创投这个平台,参加今年十月的法国戛纳电视节,接受国际市场的检验。
本次动画项目创投的国际评委会由央视动画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日本著名动画制片人、《多啦A梦》总制片山崎立士、《喜羊羊与灰太狼》导演卢永强、美国独立制片人乔伊斯•米勒以及《动漫周刊》主编钟路明组成。评委会主席王英表示,动画创投在前期对动画片进行投标式的做法是一大进步。“聚焦动漫谷”的活动很成功,为动画业界提供了新思路,为动画片宣传提供新平台,为新人脱颖而出提供了机会,也为一些片子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平台。
除了动画项目创投,今年的纪录片创投也首次挺进节目市场。举办至今已是第三届的“真实中国导演计划” 将纪录片生产流程与市场进行对接,本次项目创投的主题是“从导演计划走出来的年轻导演们”,旨在发掘纪录片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专业舞台,推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在本届导演计划举办期间,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本届导演计划的大师班讲师和评委由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导演王全安、第五代著名导演彭小莲、著名导演宁瀛、著名纪录片导演梁碧波和纪实频道资深导演张伟杰组成;媒体评委力邀凤凰卫视、《文汇报》等媒体资深记者担任。评奖方面最佳提案为姜颖导演的《尔玛人的呼唤》,优秀提案为范俭的《断裂带》、沈世平和陈富共同执导的《三峡别哭》,刘硕和费佑明的《舌鳎》,以及单佐龙和姚颖晶的《借我一生》。本次媒体大奖的获得者为刘炳军的《田园将芜胡不归》。此外,导演计划还得到了本届电视节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法国著名纪录片制片人米歇尔•诺尔的鼎力支持,他将联合法国多家制作公司,为五份优胜提案提供全额资助,邀请项目导演飞往巴黎在法国电视台进行为期四周的后期制作。这体现了纪录片创投培养中国原创的国际实业,以及把年轻导演推向国际舞台的决心。
国际新媒体与广播影视设备市场素以“坚持专业办展理念,追踪广播电视最新技术成果”立足华东六省一市,服务全国。面对激烈竞争和经济危机的冲击,本次设备市场设立主题为“视觉的冲击、视觉的享受”,致力于新的开拓工作。除了专业层面的展示,今年设备展还推出广播电视终端消费品的展示,以广电消费品展示吸引大众参与。
“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秉承前瞻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实现了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的突破。在金融危机对国际大型活动造成一定影响的背景下,论坛的规模、国际化程度以及专业性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成为本届上海电视节的一大亮点。今年论坛规模空前。高峰论坛、主会场三场论坛以及主持人论坛、儿童电视论坛、新媒体论坛等一共八场论坛,无论从论坛数量、还是嘉宾规模以及涉及话题领域的广泛性等方面均规模空前。高峰论坛上,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任谦副司长的演讲引发媒体及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成为电视节期间的重要议题。主持人骆新关于金融危机情势下传媒行业发展前景预期的发问,也使听众亲耳聆听到来自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业界传媒巨擘的鲜明观点。主会场专业论坛之《时尚•女性•媒体》和《媒体融合》论坛嘉宾与观众的互动热烈,内容精彩;《纪实类节目的受众与广告价值》台下聚集了各电视机构的高层,嘉宾之间的合作洽谈在论坛之后旋即展开。此外,SMG哈哈少儿频道承办的《儿童电视论坛》、新媒体承办的《新媒体论坛》、影视剧中心承办的《中美影视创意论坛》以及新娱乐承办的主持人论坛均场面热烈,一票难求。
今年“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不仅规模空前、议题广泛,又保证了论坛内容的专业性。论坛不仅成为嘉宾分享观点的平台,更成为促进行业发展、达成合作的平台。其中,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特别节目部主任周兵与湖南的电视同仁,以及论坛演讲嘉宾Bernald先生的合作在论坛当天或第二天就开始在洽谈当中,论坛为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有益的机会。
本届电视节子项目之一的第二届大学生电视节颇受关注。电视节目展映评选中,最具内涵文化类专题节目《档案》、最佳制作文化类专题节目《文化主题之夜》、最具创意综艺娱乐类节目《闪电星感动》等13项由大学生自己评出来的大奖实至名归。杨澜、陈鲁豫和曹可凡也分别获得最受欢迎、最具亲和力以及最睿智节目主持人。大学生电视节另一项重要活动DV作品大赛以鼓励大学生通过镜头记录时代,思考现实问题为目的,旨在引导大学生结合建国六十周年、世博会、澳门回归十周年等各类热点专题,创作出反映社会文化风尚、表现当今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优秀短片作品。在最终确定符合参赛资格的作品161部中,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和网络票选,共20部影片入围。最终包括最佳编导、最佳电视栏目、最具网络人气奖等的10个奖项纷纷揭晓。
今年的上海电视节在打造其专业、权威、国际性的同时,也着重强化了亲民性和互动性。首次推出的观众日特别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新媒体•新娱乐展” 带领大众进入新媒体的生活娱乐世界,近距离接触最新的高科技产品,领略新媒体给予的精彩娱乐生活体验;“观众日”邀请了周立波、好男儿、SMG新娱乐频道和生活时尚频道的当红主持人等亲临展览中心,与观众近距离交流,进行作品签售;除了现场互动活动,由上海电视节与搜狐娱乐联合主办的“电视连续剧观众票选”已在线上引爆观众高涨的参与热情,参与票选人数过亿。最终段奕宏和闫妮获得最具人气男女演员,祖峰、黄宗泽和马苏分获最具潜力男女演员,最受关注电视剧则颁给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上海电视节是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国际性电视交流平台之一,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在传承中锐意创新,再一次证明了它在业界的地位和广泛的国内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