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聚焦“网络综艺节目的价值传递”
【卷首语】
昨天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聚焦“网络综艺节目的价值传递”。
《每日新闻》记者 张逸麟
曾经有一位香港的珠宝匠来到内地做讲座,一个多小时的演讲,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匠心”。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每一个工人都能成为工匠,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工匠精神,也就是“匠心”。“如果没有匠心,那么你制造的东西只有价格;如果有匠心,那么你制造的东西不但有价格,还有价值。”
正如华丽的珠宝,每个人都会喜欢,但真正上等的珠宝,除了华丽的外表之外,还有艺术感,有内涵,而缔造这一切的就是源于工匠的匠心。
时下电视节目已经进入“大综艺时代”,许多综艺节目外表都很鲜亮,有明星,有段子,有泪点也有笑点。然而这就是综艺的全部吗?
昨天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聚焦“网络综艺节目的价值传递”,嘉宾们认为,综艺节目应该有价值传递,同时应该讲究价值传递的方式。
一个“综”字,就意味着综艺节目形形色色,比如《奇葩说》和《吐槽大会》是辩论类节目,《笑傲江湖》是喜剧节目,《非诚勿扰》是相亲节目,《极限挑战》则是明星户外节目,《见字如面》是文化类节目……但是在《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看来,这只是表面上的表现形式的不同,但在骨子里这些节目都是一样的,就是传播认知价值和独立思考的价值。
因为除了“综”字,还有一个“艺”字。综艺节目,不仅仅是商品,更是艺术品,制作人就是工匠,需要独到的匠心。《快乐喜剧人》导演施嘉宁认为,一个优秀的制作人应该具有外功和内功兼备的能力,外功就是选准综艺节目的表现方式,也就是眼光和切入点,内功则更为主要,就是要通过讲故事和人物的塑造,来传递价值观。就像《欢乐喜剧人》有一句广告语“搞笑我们是认真的”,其实这个节目就是一种职场生存法则里的“认真”的原则,一种匠人精神。
综艺节目,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匠心。毕竟除了价格之外,综艺节目还有其独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