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8

AR展台前观众玩的不亦乐乎


 young11108_04.jpg

 

《每日新闻》记者 陈宏     实习生 何文琪        《每日新闻》记者  吴恺  摄

 

作为影视行业的晴雨表,每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在上海展览中心设立的国际影视市场,总能让公众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新动向。昨天,市场正式运转,负责人杨乐乐在接受《每日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国际影视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参与度不断提高,今年就将原先的技术展示版块独立了出去,放在浦东的新国际博览中心单独设展,而“留守”展览中心的,主要是内容制作和销售主体。此外,随着市场资源的进一步集中,中小影视公司的诉求变得理性,也在市场中有明显的体现。


国际影视市场观察
影响力扩大,更精准体现行业动向

技术板块独立出去办展
记者昨天获悉,今年的国际影视市场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展示、交易和合作的功能,为行业内部交流及跨行业的各类互动提供高效多样并且舒适的空间,发挥了助推产业汇聚资源的优势,历时6天的电视市场和电影市场展区共计超过22000平方米,来自行业各个环节的近400家展商入场。杨乐乐告诉记者,展览整体体量跟去年差不多,但国际影视市场向来都在顺应行业变化而不断优化,所以今年其实有一个大板块——技术板块,独立了出去。
“今年的国际新媒体与广播影视设备市场全面升级,携手行业知名展会品牌NAB show,进一步提升了影视市场的国际性和时效性,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展示全球广播电视技术最新发展成果。”他介绍说,将技术板块独立,是因为影视剧后期制作环节越来越受重视,发展也越来越快,“让国内的技术公司可以有国际平台,而NAB也能带来国际展商,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深度合作。”

 

传统公司也爱学习新语言

留守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如今几乎都是内容制作、销售公司,尽管互联网大潮刮遍影视圈,但能年年出现在市场内的,主要还是大公司;屹立不倒的原因一是资源相对集中,二是市场化程度高,他们很容易学会互联网语言。“很多传统影视制作公司,现在都不仅仅是制作传统电视剧,他们也会做网剧,也会利用网络平台。”杨乐乐说。
上海知名的民营影视传媒企业银润传媒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对网络作品并不陌生,甚至对最早的网络剧《苏菲日记》中国版如数家珍,所以在新形势下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资源肯定都是向规模大的企业倾斜。”这位工作人员说,“我们公司目前的发展重点仍然是电影电视剧,近两年同步发展网络内容,但是不会做单纯的网络大电影。电影、电视剧、网剧都是台、网两个渠道进行播放,我们跟国内的主要网络平台都进行合作。”
新文化传媒集团的影视运营中心企宣部总监顾辰也告诉记者,一开始,发展互联网内容制作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但近两年特别重视,“从一剧两星开始,大家都重视互联网,因为基本上一部剧的收入就都可以算出来了——电视剧成本没有变化,但收益被压缩了一半。现在的内容播放都开始网、台联动。”

 

中小公司变理性
市场内参展的大公司“年年岁岁花相似”,但中小公司则是“岁岁年年人不同”。杨乐乐表示,随着资源向头部聚集,中小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做精品,“他们不一定会来设大的摊位做展示,而会变得更加实际”。
浙江力天影视的发行经理陈婷告诉记者:“我们感觉资源正向大企业倾斜,大企业形成了产业链,实力、人脉各方面都很强。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电视剧的质量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和电视台、和媒体互相信任。你做出好的片子,电视台就会越来越相信你。必须以内容为王,今年就要预测到明年后年什么片子会火,就要开始筹备。演员要选择上升期的,或者是新鲜的面孔。做好内容、紧抓趋势、选好演员。”
记者还在市场内看到,一家50平方米的大展台,竟然只在展示一部名叫《鹿精灵》的动画片作品,元素非常突出,还使用了人偶,别的类似公司介绍之类的内容,都几乎看不见。记者了解了一下,这个展台属于北京梦东方电影,公司品宣部副总监刘璇表示,他们不想要大而全的展示,而是想突出产品:“我们应该是动画区展台最大的,单独为一个剧搭,是因为我们想集中力量展示这个剧,毕竟只有产品被人熟知了,公司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她还透露,这个动画片是中美团队联合制作的,有很强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投资也很大,希望做到520集,目前在北京卡酷、广东嘉佳以及主流网络视频平台都有播出,“收视率还不错,在北京可以排第二,所以我们想集中力量冲刺,让这个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