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2

化危为机 取得突破

 

  参赛片亮点频现,影视节目、设备市场人气旺盛,“白玉兰”论坛引领潮流,观众互动热烈。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第15届上海电视节成功做到了化危为机。昨日,上海电视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唐丽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第15届上海电视节作了简要总结。

每日新闻:相比往年,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参赛片的整体质量如何?
唐丽君:今年白玉兰奖参赛作品应该说是亮点频现,有些参赛片的质量也达到了世界级水平。首先今年的纪录片质量特别强,都是在国际上获过奖的大导演的作品;电视连续剧的竞争更是非常非常激烈,昨天我们评委开会开到深夜,就是为确保评选结果的公平公正;动画片方面,2008年最顶尖的作品基本上也都来了。至于最终奖项花落谁家,在明天晚上(6月12日)的颁奖礼上自会揭晓。

每日新闻:有人猜测,今年的影视节目市场转移到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是和市场不景气因素有关。
唐丽君:恰恰相反。实际上是因为有展商提出要求,希望我们能把场地设在浦西,我们才换了场地。实际上,今年的场地面积比去年还增加了20%,不过是因为几个场馆相隔较远,可能给人造成了错觉。而且今年的参展商家数量也基本与去年持平。

每日新闻:金融危机有没有对国际展商的参展造成影响?
唐丽君:今年参展的国际展商比例反倒是提高了。因为金融危机,有些展商的展台面积比以前小了,但也有展商的展台面积比以前大了;有些老客户没来,但一些新客户又出现了;所以今年的展台总面积并未缩小。而且,正因为金融危机,有些展商的布展预算更紧,他们也因此更务实了,交易反倒增加了,第一天光央视就签了3000万美元的单子。加上今年是建国60周年,国外的一些买家尤其是东南亚的一些买家,都对中国产的各种影视作品非常感兴趣,所以今年的影视节目市场反而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

每日新闻:今年的影视节目市场,是否把“动画项目创投”、“真实中国·导演计划”也纳入了?
唐丽君:是的。这也体现了上海电视节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把投融资功能引入市场。以前我们交易的都是终端产品,现在在创意阶段,我们就可以参与进来,请一些专业人士对你进行培训,教你如何说服投资人,对你的入围作品进行点评。这样一来,我们影视节目市场的一些买家,就可以关注甚至投资我们这些项目了,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

每日新闻:上海电视节这个平台,对“真实中国·导演计划”的支持体现在哪些方面?
唐丽君:电视节有一个集聚效应。一方面国际买家会来很多,另一方面,媒体也会来很多,媒体的参与将极大地扩展这个计划的影响力。今年获奖的5部片子,后期将赴法国制作,在SMG的平台上播出。

每日新闻:今年的“白玉兰”论坛有什么特点?
唐丽君:今年的“白玉兰”论坛由一个高峰论坛和多个专业论坛组成。今年的论坛是涉及范围最宽泛的一次,包括编剧、广告、主持人、新媒体等等。这说明越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家越是关心思想的碰撞,越是想了解一些前瞻性的观点。

每日新闻:上海电视节有亲民的传统,据说今年电视节与网民的线下互动就很热烈。
唐丽君:网民的线下参与很有意义,因为他们平时并不是主流的收视人群,让他们关注电视,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上海电视节不仅关注收视的主流人群,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每日新闻:上海电视节已经举办了15届,未来有什么样的目标?
唐丽君:在专业层面上,我们希望把投融资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出来。除了“动画项目创投”、“真实中国·导演计划”,我们还希望做更大项目的纪录片创投,做电视剧的创投。在公众层面来讲,我们希望针对不同的收视人群创新不同的活动。今年的观众票选活动,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力争扩大上海电视节的关注人群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