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 13:22:21

以青春火焰点亮青春中国

2021“影视中的真善美”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市民主题征文获奖结果日前揭晓,共六十篇(条)作品脱颖而出。今年,上海国际影视节携手上海市民文化节和QQ音乐,将评论征集活动全面升级,6月启动以来,广大市民及影视作品爱好者踊跃报名参与,通过影视评论这种形式进一步参与到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光影盛事之中。本篇是获得征文佳作“妙笔生花”奖的作品之一——由刘千辰撰写的《以青春火焰点亮青春中国》。

 

 

那是一个鱼龙混杂,包罗万象,风雨飘摇的年代;那是一段荡气回肠,可歌可泣,震动山河的革命史诗。如今,历史已静静流淌过百年时光。回看那烟沙弥漫的年代,那一张张意气风发的坚定面孔,一个个奋臂高呼的青春身影,不仅没有离我们远去,反而随着《觉醒年代》的热播而再一次鲜活起来。

 

电视剧《觉醒年代》拍摄历时三年,剧本筹备六年,近十年的拳拳匠心,终于生动再现了我国从1915年到1921年的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其惟妙惟肖的镜头语言和别出心裁的叙事手法,更让身处新世纪的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

 

有很多人认为觉醒年代是一部高燃神剧,我却认为觉醒年代的基调是悲凉的。这份悲凉源于那段不堪回首的真实历史。愚昧,麻木,遍地鲜血,不见前路,那是一个何其糟糕的年代!记得张勋复辟那一集,黑暗而寂静的街道上,家家户户门窗紧锁,只有一位盲人老者和一个幼童相依而行。老者听见军队的脚步声,先是一愣,随即高兴地拉起了手中的二胡;而紧紧依偎在他身边的孩子却睁着一双无助、恐慌的眼睛哭泣着。张勋复辟,共和灭亡,长者笑,幼者哭!导演以老者比喻旧文化,以孩子指代新思想。在这摸索前行的茫茫黑夜中,二者与浸染着鲜血的封建主义狭路相逢,一方高奏凯歌,一方却无言悲戚。这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心灵。当镜头特写到列队跑过的士兵时,我们以幼童的视角,清晰地看到了他们脸上的麻木和冷漠。面对这一悲一喜的两人,他们无一不是面无表情,恰似那时千千万万尚未接受思想启蒙,冷眼旁观国家兴衰的国民。导演用一组简简单单的画面,生动展现出了那时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

 

这让我们如何能不感慨,中国今天的光明是怎样的来之不易!每一座崛起的高楼,每一艘腾飞的火箭,都是以无数个消失在黑夜里的青春背影为代价的。那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凝结着无数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他们生于最落后的年代,见识过这个民族最屈辱的时刻,可是他们从没有艳羡国外的强大,更没有放弃自己的祖国。剧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在码头吃饭时,小心翼翼地放生了一只掉落在碗里的蚂蚁。看着蚂蚁在青草上攀爬,他的脸上露出了少年人最真挚的笑容。这个笑容如冬日的暖阳一样温暖了我的心扉。生如蝼蚁,谁怜之?唯有这些最先觉醒的人,他们最先感受到这个民族的苦难,所以最先站出来,为了那些卑微如蝼蚁的人们能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为了中国能不再任人欺凌,他们怀揣着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一腔孤勇,凭借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英雄气概,用自己的全部青春全部信仰换来了新中国的晨曦。

 

小小的蚂蚁,代表的不仅仅是劳苦群众,更是每一个见识过这个国家的腐败却依然用最深沉的爱恋亲吻祖国伤口的人。他们本可以偏安一隅,选择养尊处优的生活,却毅然决然地走入风雨,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对国家的真诚,对人民的善意,对社会主义的美好理想,促使他们成为了民族的脊梁。这份信念,这份热忱,就是那个年代对“真善美”最好的诠释。他们坚信,蚍蜉虽小,却可撼树。只要你光明,中国就会光明;只要你强大,中国就会强大;只要你青春,中国就会青春!

 

还记得张勋复辟时的那位老者和那个孩子吗?前路是漆黑的,军队是可怖的,但孩子的衣裳却是鲜红的,就像一株小小的火苗,尽管这火苗是弱小的,初生的,但它终有一天会形成燎原之势;而一旁的长者,任凭他手中的二胡拉得再欢快,也不过是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这暗示我们:中国的未来必然是一片光明的!

 

百年前的那群青年,以青春的昂扬热情换取了今天的繁荣昌盛;百年后的我们,同样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身处哪个年代,无论处境怎样艰难,我们都要以青春之火焰,点亮青春之自我,青春之中国,青春之宇宙!

主办单位: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上海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