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香飘人民城市,电视节彰显中国风采——第29届上海电视节闭幕
6月28日,随着 “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在临港演艺中心举行,为期5天的第29届上海电视节圆满落幕。
上海电视节把优秀作品的精神价值传递给更多市民,是走进千家万户的“人民的节日”。回望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云集海内外佳作,展示了中国风采和世界文化;随着不断把世界的优质作品请进来,推动中国优秀作品走出去,上海电视节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白玉兰飘香”线下惠民放映活动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电视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各大奖项在临港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揭晓,文化活力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影视+文旅,微短剧,AIGC,超高清……电视节反映了中国电视事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现了行业“风向标”的品牌效应。


领先的速度
——文旅“新看法”短剧“新动力”
第29届上海电视节开幕当天,“影像引领、文旅共融”立即成为了人人关注的“超级话题”。

回顾这两年,“一部剧带火一座城”早已不是新现象。到今年,《繁花》热播让原本安静的上海黄河路一夜人声鼎沸,《我的阿勒泰》令新疆阿勒泰一跃成为全国剧迷的梦想之地。电视节期间,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的电视市场里,爆款剧《繁花》的盛景被再次复盘,听闻“宝总泡饭”在沪上各大小饭店里成了菜单顶流;英国电视人旋即抛出由《神探夏洛克》带火的咖啡馆出品的“夏洛克同款早餐”;电视剧《三体》的“沉浸式实景体验馆”在位于人民广场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开幕,剧中人物蜡像及一系列高科技互动装置引得剧粉、书粉慕名而来。“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开幕论坛上,大家热烈讨论着,如今,打开一部优秀电视剧的方式,不只是打开电视机或手机,“影视+文旅”的模式,正让中国的影视剧,从越来越好“看”到越来越好“玩”。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认为,随着这些电视作品的出海,可以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一部好的作品胜过千言万语,它的影响力绝不亚于那些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从电视节的一场场论坛和活动中得知,近期,还有更多表现中国时代风貌的电视剧作品将陆续推出:《日光之城》讲述拉萨当今青年奋斗的故事;《大海道》是新疆各族青年投身体育的作品;还有讲述三江源生态保护、生态文明故事的《生命树》;展现东北青年崛起奋斗、东北全面振兴故事的《冰天雪地》……这不仅给中外观众带来艺术欣赏的更多作品,也给了全世界带来大量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当代中国的机会。
微短剧,是此次上海电视节上的热门话题,今年上海电视节举办了首届上海微短剧大会。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网络视听内容创制高地之一。为支持上海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在白玉兰论坛上发布了《关于上海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每年设立5000万元的产业引导经费,力争在3年内不仅要推出300部以上精品微短剧,还要培育壮大10家行业龙头企业。上海还将配套推出“繁花计划”“出海计划”“优才计划”等一揽子微短剧扶持计划,助力中国微短剧创作和发展。

上海微短剧大会

政策的扶持,给了很多上海微短剧团队创作团队信心和动力。中文在线微短剧宣布将在上海布局微短剧业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哔哩哔哩发布了2024-2025精品微短剧片单,及“探照灯计划”精品短剧征集活动,深耕精品微短剧赛道;七猫、国脉文化、无忧传媒等企业也纷纷入局,发布微短剧计划。本次活动共有10家展演企业,8家企业进行了市场发布,34家企业参与创投。活动当日吸引500余人次参与。
无论对于内容还是载体,亦或是技术,上海电视节始终保持敏锐聚焦。“上海广播电视超高清能力建设推进计划”在白玉兰论坛上发布并启动实施,根据该计划,上海正在打造4K超高清频道,并计划在2年至3年内实施4K超高清机顶盒入户行动,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创制超高清内容,满足广大市民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过去十年,网络电影行业走出了从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精细的实践之路,积累了大量的探索经验,产出了众多精品佳作。为进一步激发网络电影行业创作动力,推动网络电影市场高质量发展,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上海市广播电视剧作为指导单位,中国电影基金会网络电影专项基金、上海电视节作为支持单位,爱奇艺主办,腾讯视频、优酷联合主办的“2024网络电影创投青创计划”也在电视节期间正式启动。

本届“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共举办15场活动,邀请了150余位嘉宾参与,其中来自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的20余位国际嘉宾从多角度阐述了自己观点,论坛现场金句频现。中外嘉宾通过不同角度,对于产业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吸引了2000余人次参与论坛。上海电视节与央视频联手推出的《白玉兰会客厅》,也在短短五天时间里迎来近60位嘉宾做客,进行了30场直播访谈,聊守正、谈创新,累计播放量超过200万,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破4500万。
城市的温度
——惠民放映热,艺术在身边
时值“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5周年,本届电视节推出“白玉兰飘香”上海电视节节目展播线下惠民放映,激起了市民观众的热烈反响。6月17日,32场线下惠民放映导赏活动开放免费预约,不少作品的放映场次在开票1分钟内就被一抢而空。电视节开幕前,全部场次即被约满。
之所以如此受追捧,一来惠民放映的辐射圈逐年扩大,放映点从去年的18处扩展至20处。这些展映点覆盖全市16个区的热门文化场馆,其中除了中华艺术宫等往年大热的地标外,新加入的上海书城、上海图书馆东馆等都是市民和游客必去的“文化打卡地”。
丰富的节目单也受到了市民热捧。今年的惠民放映为市民精心设计八个展映单元,共放映33部报名白玉兰奖的中外动画片、中国剧、海外剧、纪录片。其中,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于1986年执导的第一部剧情片《被称为教授的男人》,以剧集形式在惠民放映中进行了亚洲首映。
相比电视展播和互联网展播,线下惠民放映活动让各国佳作在一众城市文化空间展映,提升场馆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增进了观众与主创、专业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宽了电视作品的社交功能。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剧院、上海久事美术馆、上海书城、上图东馆先后开展了11场线下见面会。《地球脉动Ⅲ》总制片人、BBC Studios纪实与自然历史部创意总监迈克尔·冈顿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在家面对电视,和与一两百人在大放映厅同时观看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非常喜欢这种大家聚在一起观看的感觉。”

此外,白玉兰优秀节目展播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六大电视频道和线上平台百视通深度合作。BBC Studios纪录片《侏罗纪探险》在东方卫视播出,这也是白玉兰优秀节目展播首次在卫视频道进行上星播出。《罗杰·费德勒:冠军之路》等体育竞技类节目花落五星体育频道,为年轻的体育迷打开眼界。而大量优秀海外剧在黄金时段呈现,也进一步拓展了受众的数量和作品影响力,让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家门口电视节”的城市温度。
世界的“广度”,
“走出去”也“请进来”促合作
多年来,上海电视节凭借开展国际传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和门户枢纽地位,坚持以全球视野打造开放合作平台,积极促进海内外视听作品的交流。本届电视节在推进优秀中国视听作品“走出去”的同时,也将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请进来”,为中外影视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更加广阔、坚实的平台。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主办的“看世界 鉴历史”境外优秀历史和人物剧集展播活动在本届电视节上启动,这也是中国首次大规模高规格播出境外历史和人物剧集。近20部题材丰富,内涵深厚的境外电视剧、纪录片,自6月起在各地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集中展播,作品涵盖历史人物、文化发展、体育运动、科学技术、时尚生活等多个领域,让中国观众能更加了解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科学和社会发展。
上海广播电视台在电视节期间与BBC Studios、凤凰卫视宣布签约“8K纪录片《亚洲》”项目,三方就引进该超高清纪录片达成意向,以期在东方卫视实现《亚洲》项目的全球英文版同步首播,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实现中文配音版首播,三方还将积极推动在超高清内容联合创制、自然类沉浸式展陈等方面的国际化合作。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联合内地各家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平台共同发起“融荣共生——香港与内地文化传播创合行动倡议”,提出通过促进香港和内地文化融汇共生,联合内地电视台和网络平台,为观众带来更多品质佳作,助力中国故事国际传播。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性电视节,上海电视节的一大使命就是利用自身发布平台、合作平台、展示平台、交流平台的价值,促进优质内容的国际跨境交流和交易。本届电视节电视市场吸引了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专业观众、108家展商,14场市场活动包含文旅、IP、聚焦国际、科技等内容,推出更多实操层面的国际交流活动,让海外买家有收获,让中国影视企业有输出。新丽传媒、西嘻影业、韩国KOCCA、MIP娱乐内容市场、Kansai TV、KAKAO Entertainment、IRIB Media Trade等海内外影视制作、发行公司展台前人头攒动,交易洽谈活跃。伊朗、韩国等海外展商纷纷对中国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表现出浓厚兴趣,除了之前大热的古装剧,现实题材也成为“新宠”。在“聚焦国际”主题市场活动中,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等知名制作公司、发行公司及播出平台来宾共话国际电视市场需求和变化,分享国际电视市场推广新模式和未来新方向。
电视市场首次设立“上海视听”主题馆,举办“上海视听”精品推介,通过项目展示、主题推荐、创作精述、服务讲解等形式,集中展示“上海视听”的国际品牌魅力,展现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良好营商环境。
上海电视节的全球视野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赞誉。英国权威电影杂志《国际银幕》称,作为中国领先的电视奖项,白玉兰奖一直以两大基准为外界所认可,一是为行业提供指引,二是给观众展示优秀的电视作品。法新社援引此次来参加论坛、惠民放映等活动的《9号秘事》主创史蒂夫·佩姆伯顿和里斯·谢尔史密斯的话说,在全球取得成功取决于创造出能在不同文化中产生共鸣的角色和场景:“一旦找到了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欢的东西,你就需要保持这种品质。”
左右滑动 查看图片
文化的“厚度”,
海内外佳作云集“白玉兰”
作为上海电视节的压轴大戏,“白玉兰奖”一直备受全国观众瞩目。高质量的评奖,不仅是对优秀作品和从业者的肯定,也是对行业现状的梳理,对未来发展的引领。
今年“白玉兰奖”在原有基础上拓展了与印度、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的电视机构的合作,征片国别也从去年的49个国家和地区增长到了57个,实现五大洲全覆盖,海内外视听报名作品近千部,为近五个征片周期里数量之最,海外作品的占比有较大提升。
本届“白玉兰奖”中国剧单元的评选,集聚了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播出的优秀剧目,这些让全年龄层受众共情共感的精品力作,折射行业在这一周期内题材、内容、手法、技术的全方位创新成果,展现了中国剧集的视听艺术表达跃升至更高的水准。《问苍茫》《繁花》《漫长的季节》《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南来北往》《父辈的荣耀》《欢迎来到麦乐村》《问心》《不完美受害人》《追风者》等10部入围剧集虽然在题材、类型等方面各有特色,但都细腻的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展开,展现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海外剧单元,法国《阿斯伯格女孩》《桑伯河》、南非《定圆漂移》、美国《继承之战第四季》、意大利《莫兰黛的故事》《被称为教授的男人》、英国《万物生灵第四季》《妙女郎》、伊朗《在一棵树的怀抱里》以及奥地利《最终的冒犯》也都是在视听表达上有思考、有创新、有突破的佳作。

纪录片类别的入围作品《梵高:大师之路》《地球脉动Ⅲ》《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猞猁守护者》的创制人员纷纷在线下惠民放映活动中与观众见面互动。《叫我舞者》《如此响亮的沉默》《冰川历险:与亚历克斯·霍诺德勇攀北极》《何以中国》《莎士比亚:天才的诞生》《沈从文与湘西》则从不同的角度,传递了真实的力量。
动画片类别,《镖人》《敦煌的故事》《云中居三子》呈现东方美学气象,法国/比利时《仓鼠牛仔比利》、爱尔兰《欢乐星期天》、英国/比利时《昆汀·布莱克的宝箱》、英国/意大利《声音收集者》、日本《跃动青春》细腻传递童真与青春,日本《葬送的芙莉莲》、美国《星球大战:少年绝地历险记》则展现了对爱与和平的思考。

综艺类别的入围名单包括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2023-2024“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丹青中国心》《一起读书吧》《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声生不息·家年华》《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等音综和晚会,以及《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五季》《无限超越班第二季》《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一路前行》《种地吧第二季》等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真人秀节目,全面、准确地提炼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6月28日在临港演艺中心举行的“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本届白玉兰奖各大奖项找到归属。这个初夏,人们在临港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见证了这些中外优秀作品的艺术荣耀。正如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导演阎建钢的解读:一部剧之所以能成为爆款,就是它让大部分观众能认可剧中故事、剧中人物命运情感,“它传递的主题和情感,作用在了观众的心灵上。”

第二十九届上海电视节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承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协办,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