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内容为王注重创新,才能引领视听文化潮流
内容为王、注重创新,永远是视听行业的“法宝”。近年来,各大平台在网络视听内容制作上投入大量精力,制作水准和呈现方式也达到了新高度,在热门影视剧、综艺节目以及多元内容的纪录片和文化节目领域,爆款频出,成为行业保持活力的根源。他们有哪些探索?又形成了哪些经验?6月26日上午,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视听文化潮流论坛,以形式独特的“开放麦”方式举行,邀请腾讯、优酷、爱奇艺等网络视听平台热门网生内容创制代表,结合他们的热门作品,共话网络视听文化新潮流。
从左到右分别为
网生内容创制代表:齐康、陈伟、朱凌卿、罗媛、徐晴和主持人梁植
齐康
爱奇艺高级总监,爱奇艺灿然工作室总经理
《我的阿勒泰》总制片人
作家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散文集,文字非常朴素,里面透露出了很达观的人生态度,而且很幽默,这是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面所稀缺的气息,确实容易被她的文字所打动。腾丛丛导演是我同学,最开始找我的时候,她是想把它改编成一部文艺电影。但在改编过程中,我们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少了一个叙事的主线,我觉得将它影视化存在一定的困难。腾丛丛导演是一个很果敢的创作者,她当时拍完《送我上青云》,有一点很微薄的收入,她自己去跟李娟老师谈,买下了它的版权。不过,电影推进了一年多还是很艰难,我们当时正好在开发六集的迷你剧,对迷你剧的开发和创作有了一点点小的心得,然后跟导演重新交流合作,看看它有没有可能开发成迷你剧的可能性。导演本人有很强的剧作基础,她写了一个很规整的大纲给我。整个故事线最让我触动的,也是我们最后讨论下来决定要确定的主题:人在困惑的阶段,有可能要经历一次人生的回望,这种人生的回望会给你现在的困惑或者未来之路带来指引。
叙事脉络建构之后,我们在剧集层面上的推进有了很大的信心,创作过程中,最后形成了八集的体量——得益于媒介的发展,它给作品提供了非常自由的展示平台。这个项目我得到的感悟,就是作为创作者,要先把自己的影视观建立好,把专业的素养积累好,搭好知识框架,然后多去历练,在历练的过程里面寻找时机,勇于去表达,给每一个项目融入你想要表达的内容就好了。到时候,作品出来也就是水到渠成。
这部作品现在总是被大家问到创新性、电影感和引发的文旅热,其实我们是”事后诸葛亮“,我觉得所谓的成功经验,就是要真实,这很关键。在创作的时候,你有没有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对《我的阿勒泰》来讲,最真实的不是你看到的这些画面,这都是我们经过艺术处理之后形成的,最真实的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受。
徐晴
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天晴工作室,负责人
《令人心动的offer》项目监制
《令人心动的offer》这档职场节目的初衷,是想展现一个素人向职场新人的历练过程,你越努力才能越优秀,你越优秀,反过来你可能要越努力,然后才会越幸运。当下的年轻人正在由过去的“向外求”,变成现在更多的“向内求”。在这个让个人IP放大的时代,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多元化的,普通人也可以因为某一方面的特点成为博主,所以我不认为素人因为我们节目受到关注而成为网红是负面的,而是这个节目可以让大家看到我身边的“我”或者比我强的“我”,看到普通人因为努力被关注和喜爱过程,它正面和“慕强”的作用远比来这个节目当网红大。
为什么它的第五季这么好看?它在年轻人当中的反响和口碑非常好。除了有白玉兰奖入围的肯定,我们也看到各种指数表现也非常好。我们做得好的地方,第一个是选对了人,我们选中的大家想看、背景又各异的人,比如说“别人家的孩子”胡明昊,比如“集齐了所有黑化因素”却逆袭成榜样的黄凯,我们这个节目还有一个特别好玩的点,就是这些素人反差比较大,搞事业的时候很精英,私底下却又很接地气。第二个,节目能够“出圈”,是因为我们瞄准了年轻人就业这个社会热点,但我们没有把这个问题变成一个压抑的难题,而是用接地气又偏纪实的方式来找到节目初心。
我们也觉得,《令人心动的offer》让大家能够收获的,不光是未来三年比较满意的offer,可能更多的是你收获的一群特别好的小伙伴,也收获了你人生的一段历练,节目成为给年轻人更多温暖和陪伴的一个IP。
陈伟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
《十天之后回到现实》总导演
这么多年,综艺行业一直在努力创新,但行业一年会诞生200多部综艺,80%都长得差不多,只不过换一下嘉宾阵容而已。我也不知道什么能成为全民爆款,但我有一个基本认知,所有观众没有见过的东西,或者我自己都没见过的东西,让大家会觉得耳目一新的,可能会引起大家新的感知。
《十天之后回到现实》这个节目,我并不想找一个孤岛,也不想找一个景区,然后去拍摄一个架空的题材。我其实特别想要做一个特别现实的题材,而这种现实又有一些超现实的设置。在这样一个设计里,已经有让我很兴奋的东西了。我们设计了闯关,因为人生如闯关。我要在真实的城市里进行,想法很疯狂,因为我要的是上海、北京、青岛、厦门、杭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这很难,后来青岛接纳了我,然后我们在青岛选了四个大的城区,封闭四个区域,同时开始让大家进入游戏。整个过程其实是基于现实,又抽离于现实。
我们最终用了大量的我们从来没有用过的制作手段,甚至上千套的监控,光看素材花了一个多月。我们以前做一个节目的素材量大概在400T左右,这个节目超过了1024T,我们被迫进入了“PB”时代。因为我们有39个参与者,有明星、有素人,我们想做的是讲好一个故事,我既不想要大家看一些梗的堆砌,也不是想让大家看吃吃逛逛。
我其实一直都在讲综艺这几年日子也不太好过,但是破局之道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我想尝试走一条路,叫做把综艺变成连续剧。目前几乎所有综艺里面的吸引力要素,包括情感类的、才艺类的、素人逆袭类的、怀旧类的,全可以通过短视频进行高频高互动的满足,但是,长视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能够讲好、讲清楚、讲有吸引力的故事,然后凸显出我们核心的价值。
罗媛
优酷人文制片人
《锵锵行天下》第三季制片人
《锵锵行天下》最开始的时候是实现窦文涛老师的一个初心,他只是想简单地约上他的三五好友,一起去游览江南的山山水水,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档节目最终呈现了综艺的效果,但实际上它是以纪实拍摄的手法做成的一个人文旅行节目。
把文化和旅游进行结合,这个点也挺好玩的。因为整个节目在拍摄结束之后,我们从当地得到反馈,比如杭州的丝绸博物馆,很多观众来了之后说是因为看了《锵锵行天下》再来到这里的。这个给我们的触动蛮大的,带动当地旅游并不是这个节目的初心,只是不知不觉形成了这么一个效果。
窦文涛老师不仅仅只是这个节目里面的主持人,他其实还有很多的隐藏身份,是整个节目的总策划和总导演,甚至这个节目最终剪辑也是他本人,也是因为多维一体的模式,让整个节目的初心从始至终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不会在整个过程当中去进行变形。因为有了这个动机,嘉宾们一起坐着房车进行真实的体验、探访,最终在山山水水之中有了真实表达。
也是因为这几个核心因素的真,最终导致节目产生真人秀的效果。窦文涛老师也说这个节目就是玩真的。因为是纪实态的节目,节目最开始的时候不可能做非常强的剧本设计,我们只设计时间、地点、人物和要去的大方向,所以中间随机和变数很多。像我们的一次偶遇,最终在节目成片时,最终剪辑到了接近30分钟的长度,这一段反而成为这节目非常精华的部分。这些随机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大的欣喜,也因为有了这些随机,让这个节目很多地方闪闪发光,让它非常的真实。
朱凌卿
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尤里卡工作室专家
《十三邀》首任制片人、总导演
《十三邀》的想法或者内核从来没有变过,从第一季开始以来,它一直的想法都是带你看到不同的人生动力,然后期待观众从中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做某种方式的重新思考。我们并不因为它是什么类别、有没有涉及情感、有没有涉及职场,就来区分它是小众的还是大众的节目。
《十三邀》如果有点特别的话,它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节目。《十三邀》想介绍、想给出的,是各种不同的人的生存方式、生活动力,节目期望你别照着这些人活,但是可以把他们的活法或者动力,运用到你自己的人生当中,活出你自己的人生,因为每个个体都有强大的力量。
《十三邀》一开始想做一、两季就结束,但是没有想到坚持到现在,有点意外。其实从第七季开始,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转变,开始更加多地介入生活,也在开拓我们认知的东西。比如我们以后会有一些嘉宾,是在当今流行文化中,让观众听到不一定会说“哇”但可能会说“诶”的人,也会用一些观众更容易接近的方式去做,甚至Sora出来后,我们也可以把它用起来——因为它只能提供答案,但是提出问题的人永远是我们。当然,节目的方式会变,但这个节目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现场观众上台向嘉宾提问节目创制问题
第二十九届上海电视节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承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协办,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