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随着“白玉兰奖”的揭晓,为期5天的第二十八届上海电视节圆满落幕。经过两年的积淀,今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报名参评作品不仅多达近1900部,现象级“爆款”更是琳琅满目。中国的电视佳作将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在上海电视节启动的“‘一带一路’节目互播”活动传播得更远,多场白玉兰论坛为新时代书写中国电视剧事业新篇章、推动中国广电产业以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建言献策,在18个场馆推出的“白玉兰飘香”惠民展映活动让观众的心更暖,5G等广电科技的展示让未来的电视距离我们更近……上海电视节是“有温度的人民节日”,荧屏温暖着城市,作品引领着潮流,科技彰显着未来,中国向世界展示着今朝。
白玉兰奖:优中选优,入围即荣耀
作为行业风向标,第二十八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各类别的入围名单一经公布,就引起了行业内外高度关注。本届白玉兰评奖覆盖的两个评奖周期里,中国电视剧呈现出“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精品力作纷涌迭出的文艺胜景。热播剧《理想照耀中国》《功勋》《超越》《人世间》《大考》《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天下长河》《梦华录》《狂飙》《三体》等22部作品都进入了“中国电视剧”入围名单。用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胡智锋的话说:“入围即象征着荣耀。遇到高手对决,对于评选来讲,总是艰难的选择,但是评委会一定会坚持专业标准,优中选优。”在胡智锋等评委看来,本届白玉兰奖评选为近两年来涌现的中国电视剧进行了一次梳理,对未来的电视剧创作产生了积极的“风向标”意义,最终的获奖作品也是观众、行业都认可的标杆之作。
的确,纵观今年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入围名单,可以看到一大波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理念的作品,从横跨五十年光阴的中国百姓生活史诗《人世间》,到展现中国式硬科幻影像魅力的科幻剧《三体》,均以不同的讲述方式主打“温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浓郁的人间烟火气中,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本届上海电视节首次将网络视听内容全板块纳入白玉兰奖评选范围,从传统的“电视剧”模式悄然迭代为台网同播的“剧集”,到“网标”“剧标”先后落地代表着“网上网下同一标准”的落实,台网关系正走向良性竞合的台网联动,共同促使优秀剧目持续发出“最强音量”,还推动了融媒时代微短剧、短剧、竖屏剧、互动剧等新形态的发展,“大视听”格局逐渐成型。
白玉兰奖海外剧以及纪录片类别、动画片类别的入围名单中,亦聚集精品佳作,它们同样把创作的目光转向“近处的声音”,用关切社会人文和时代变迁的故事打动观众和评委。海外剧单元评委、西班牙演员玛尔·索度佩表示,评委们关注的是共性,“因为这些故事里包含的是人类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故事如果能体现人性的一面,就有了国际的共通性。”
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心相通情相牵
6月19日,本届上海电视节的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启动了“‘一带一路’节目互播”活动。活动精选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风范、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描绘中国新时代新征程恢宏气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百部视听节目精品,包括《山海情》《三体》等30部电视剧,《丝路微纪录》《盐之味》等30部纪录片,《天天成长记》《23号牛乃唐》等20部动画片,以及《再见爱人》《令人心动的offer》等20部综艺及歌舞作品,于2023年下半年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开展节目展播和推广。
乌兹别克斯坦《文化之旅》、俄罗斯《玛莎与熊》、泰国《三十正美丽》、日本《重启人生》、印度《印度女孩》等“一带一路”国家的60余部优秀视听作品,于2023年6月到9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近20个省市的广播电视台和网络视听平台播出,向观众展现“一带一路”沿线独具特色的文化。“走出去”“请进来”的“一带一路”文化活动,不仅将进一步促进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文明互鉴,还将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生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使各国人民心相通情相牵。
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电视节,上海电视节三十多年来为世界电视文化的交流互鉴、对话合作提供坚实的平台,本届全面回归线下的电视节,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提升国际化品质。“白玉兰视界”电视市场持续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影视产业助推平台,今年的市场在上海展览中心开辟了1万3千平米展区,加上从2020年延续下来的国际影视云市场,近150家展商参与,其中境外展商约占40%。电视市场通过引进和输出优质的影视作品,增强与海外市场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中国影视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新格局、新模式、新机遇——内容出海与国际合作”论坛上,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影视从业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推进中国电视作品更加有效地“扬帆出海”。近年来,以《隐秘的角落》《白夜追凶》《三十而已》为代表的都市剧、悬疑剧,《山海情》《大江大河》《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剧,也在海外拥有了极高的收视率,海外观众尤其喜欢看反映中国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比如聚焦婆媳关系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播出时便成为爆款,而中国古装剧也在亚洲地区拥有大量的观众。海外观众的多元爱好,也对中国电视剧人提出了如何以多样化题材的创作讲好中国故事的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中国内容“出海”后,如何迅速融入海外市场进行本地化运营?科技已成为最大的助力手段之一。以爱奇艺国际版为例,87%以上的国际用户在点击播放按钮2秒内就可以起播,平台的翻译和实时编播系统能支持12种语言用户的界面和字幕。4K画质技术的应用也助推了本地化运营传播,如《西游记》画质提升到4K效果后,海外的观看量从100万提升到超过400万,这些“黑科技”都成了内容“出海”的保障。
行业窗口:高端对话,馨香向未来
当下,电视行业正奋力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本届上海电视节集聚行业力量,打造多维度电视文化互通互融、合作共进的平台。包括“内容出海与国际合作”在内,本届电视节期间共举办7场“白玉兰对话”主题论坛和3场“大师班”,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82位嘉宾出席讨论,约1500位行业观众现场参与。
“新时代国剧精品化与多样化——中国电视剧发展论坛”聚焦新剧精品生产。《天下长河》总导演、编剧张挺和《县委大院》编剧王小枪分享了各自的创作体会。创作的过程是孤独而艰辛的,正如王小枪所说:“现在再聊起这件事情无疑是很轻松的,但是当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原因有很多,有北方人对南方的不适应,有新人初来乍到的不适应,有旁观者变为当事人的不适应,有着急融入新集体的迫切,还有一些挥之不去的孤独。”正是有了这些幕后创作者的坚持,中国的荧屏上才能百花齐放,佳作不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说:“我们的电视剧就是老百姓的家常菜,我们请客张罗一桌文化大餐,既要有大鱼大肉,也要有青菜小菜,大家各取所需,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那我们在供给侧就要有多样化的、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电视剧产品,才能够让广大观众满意。”
“共融共创,广电5G大视听新模式”主题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行业代表、专家学者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广电5G助力下,视听服务在应用与产业端的融合发展路径与新机遇。“5G云TV”“5G频道安播链”先后在论坛上亮相。在广电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广电事业已经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视听享受,如今年央视春晚就是一个“竖屏的春晚”,拿起手机即可观看,其中采用的正是超高清制作,这种变化直接带来的就是从去年1.3亿人次到今年1.9亿人次的收视数据提升。
广电总局全面面向2035年制定了未来电视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智慧广电大视听与技术创新”论坛抓准行业发展脉搏,围绕广电未来规划、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大数据建设、超高清趋势等议题展开主题演讲,探讨技术创新对未来广电生态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今年上海电视节首次设立“纪录片日”,“新时代表达 国际化叙事——纪录片创新发展论坛”从新时代纪录片的创新表达、中国故事的国际化叙事两个维度探讨纪录片的创新,期冀优秀的纪录片承载更多“中国故事”在全世界范围内成功出圈;电视论坛上还发布了《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23)》精选内容,并邀请网络视听平台代表及网生内容创制代表,面对媒体融合走向新阶段、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泛知识内容生产和学习型平台建设的三大机遇,洞察网生内容可释放的无限可能;精品长剧蓬勃发展的另一面,“量体裁衣”的短剧同步崛起,微短剧“新势力”的专业进阶暨微短剧项目路演集结各视频平台负责人,将目光投向微短剧市场的质量提升、市场扩大。此外,评委会主席大师班、动画片大师班、纪录片大师班,白玉兰奖的评委们以影视学者的眼光,或以亲身创作经历,与观众分享各自的观察与思考。上海电视节与央视频联手首次推出的《白玉兰会客厅》,也在电视节期间迎来20组、共计35位嘉宾做客,聊行业、谈产业,以更轻松的对谈环境,传递电视产业的发展信息和艺术家们的创作感悟。
玉兰花盛开,馨香向未来。在电视节期间举办的新时代优秀沪产电视剧研评会上,来自全国影视行业的专家通过不同角度,对十年来“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的优秀沪产电视剧进行分析,由点及面探寻创作规律和发展路径,提出了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电视剧繁荣、为人民大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的期待。一直以来作为中国电视剧创作重镇之一的上海,在新时代里将自觉地把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作为沪产电视剧创作的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城市美育:文旅结合,惠民暖人心
自1986年创办以来,上海电视节以文化惠民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通过一场行业的盛宴,把优秀作品的精神价值传递给更多市民。
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指导下,上海电视节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携手推出“白玉兰飘香”上海电视节节目展播线下惠民放映,打造“家门口的电视节”,让艺术滋养触手可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今潮8弄、云间会堂等18个场馆的门票在6月12日中午开放免费预约后,均被“秒光”,云间会堂等场馆还安排了加场。线下惠民放映活动总场次35场,专家导赏共9场,剧组见面会共8场。
放映内容经精心设计,包括亲子、国漫、人文、海外热剧等八个单元,其中不仅有中国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中国动画片《中国奇谭》等,还有来自英国、意大利、芬兰、法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日本、美国9个国家组成的海外片单。英国纪录片《荒野福乐园》《火星七日》、芬兰纪录片《卡拉OK天堂》都是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白玉兰飘香”线下惠民放映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观赏选择,也重新定义了“看电视”。放映活动启动仪式上为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做导赏的英国导演柯文思,在与观众的互动中说:“八年前,电影是最大的视觉媒体,如今我们看到,无论是电视流媒体还是在线播出,都已经成为拥有广大观众、成长性非常强的行业。”看电视,不再仅仅是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随着像“白玉兰飘香”这类活动的深入人心,它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的城市生活方式。
电视节期间,“十大最佳影视取景地”“2023年上海最具潜力影视取景地”两大榜单同时揭晓。榜单上的这些影视取景地不进代表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建设新貌,也浓缩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厚度。“影视”与“文旅”双向赋能,让更多人在这个节日里再次领略上海的魅力和诗意。
回望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星辉”上海电视节开幕式、“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白玉兰视界”电视市场、“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和“白玉兰飘香”惠民展播,五大板块相映成辉。从荧屏到城市,既有“核爆点”,又有“润无声”,上海电视节用诚诚暖意书写着中国电视事业的新篇章,与广大电视人一起,为人民大众创造中国电视事业的新辉煌。
主办单位: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上海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