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22:30:02

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入围就是赢家 获奖值得祝贺

 

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各类别的入围名单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621日的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上,评委们阐述了自己对好作品的判断标准。他们认为,真正的优秀作品,其实有共性。

 

评选优中选优 坚持专业标准

 

 

延期一年举办的上海电视节,有22部作品入围了白玉兰奖评选。在上午举行的评委见面会上,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影视学者胡智锋表示,“遇到高手对决,对于评选来讲,总是艰难的选择”,“但是评委会一定会坚持专业标准,优中选优,所谓‘遇冷’只是相对概念,这次能入围都已经非常优秀了。”

 

胡智锋表示,非常期待本届白玉兰奖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电视剧进行一次比较好的梳理,拿出观众、行业都认可的标杆之作。在他看来,再难的选择,最终也都会有一个结果,这个评选将是综合考虑的过程,“作品的时代性、突破性、创新性,或者是单项奖方面的综合价值,这些因素都是要综合考虑的。所以,入围的都是赢家,获奖的那更是值得庆贺。”

 

 

多位评委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经过连续几天观看入围作品,导演孙皓感叹“集中学习这么多、累积了两年的好作品,对我们也是一种‘冲刷’”,结果就导致了自己有点状态分裂,“一半是感性的,一半是理性的;一半代表观众,一半代表专业的角度。心情起起伏伏,跟着剧情荡漾,不断在分析作品。”

 

 

参与评审工作,让演员段奕宏更深刻地认识到白玉兰奖的含金量,“作为评委,守护‘白玉兰’的含金量是我最应该做的”。他直言非常关注作品的“高级感”,尤其看重文本的价值、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的呈现程度。

 

 

12年前带着作品来参加上海电视节,到成为白玉兰奖的评委,王珞丹形容自己身份转换后有了更大的压力,希望能不负重托,“我们的共识一定是选择受到业内人士尊重、大众喜欢的作品。这么多评委来自这么多不同的领域,大家从不同视角选出的作品,一定是众望所归的。”

 

 

编剧讲故事,都善于用小细节讲述大主题,《都挺好》《山海情》等作品,让国产剧讲出了新意,这些作品的编剧王三毛说,在看完22部入围作品后,作为评委的自己对编剧同行充满了敬意,“他们真的是付出了很艰辛的劳动,不仅给广大的电视观众带来了精神愉悦,还传递了精神力量。”他认为,无论谁获奖,大家都是在为中国电视剧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努力。

 

 

评委穆德远则从摄影师的角度,剖析当下电视剧的特点。现在的电视剧制作经常被表扬为“电影级”质感,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只是在观赏方式和习惯上,“其实,电视剧制作从材料上来讲,跟电影几乎是一样的,从拍摄的角度,有的电视剧的要求甚至还高于电影——电影放映大部分在2K左右,而有的电视剧要求达到4K50帧,这是如今全球的普遍现象。”

 

 

 

评委赵彤是文艺评论工作者,他仔细分析过入围的“现象级爆款作品”。他说,评奖之外,应该看到“爆款”的内在价值。“因为爆款是不可模仿的,‘学人者生,似人者死’,你有原创的、扎实的创作根基在其中,然后再加上多种元素,才有可能成为‘爆款’。”他说,现在的观众越来越挑剔,对电视剧创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水涨船高’,这成为我们创作进一步向高质量精品发展的推动力。”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剧,海外剧同样面临着选择难题,评委会主席胡智锋就表示,他和两位外国评委有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这次评选,高质量作品太多了”。评委、西班牙演员玛尔·索度佩说,东西方文化不同,“但我们关注共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际遇,会不会让你也产生共鸣?因为这是人类本身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故事如果能体现人性的一面,就有了国际的共性。”

 

 

评委、韩国制作人尹在爀以韩国国内的电视剧行业为例,剖析了一部好作品的特征。“我看剧本,一定是关心它的故事好不好,观众到底喜欢怎样的内容。”

 

 

有人文关怀有创新最重要

 

 

 

如今的纪录片,早已不再是小众的代名词;动画片,也不再只是给小朋友看的类型。本届白玉兰奖的入围名单中,不少纪录片和动画片精品都很有大众话题度。在评委见面会上被问及好作品的标准时,两个类别的评委们提出了三个标准:主题触动人心、内容人文关怀、制作力求准确。

 

纪录片类别评委会主席、美国/马来西亚纪录片制片人邓宝丝说,衡量一部纪录片是否优秀有几个标准,包括制作质量,包括内容,包括跟观众自身的利害冲突等等,“但最关键的是,还是这部作品是否能打动你,能否让你有感触,从中你受到了怎样的教育,你本身的观点是否因为这部纪录片产生了改变。”

 

 

评委、纪录片策展人何苏六教授关注的层面,则是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也就是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他们要从所遇到的困境突围,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理想,过程会特别打动我。”

 

当下的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很多题材越来越关注“近处的声音”,何苏六说,远近只是个相对的概念,“纪录片有一种天然的特质,就是关注身边的人、社会、时代命运甚至这个星球等等,但关注‘近处’,不能真的发展成只关注自己身边那点事,不要变成小众、‘小我’的概念,纪录片的生命力和魅力,恰恰应该是‘大我’,跟外面世界相关联的存在,才应该是顶层的评价。”

 

 

评委、德国纪录片制片人萨比娜·布贝克平时更多地是在制作音乐、文化类的纪录片,她认为,无论哪种题材的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都应该力求准确”。她在选题和制作时,都会找许多相关的专业人士讨论,“不断地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发现事实,从中找到更多重要信息,并表达出来。懂得去聆听,是制作过程中的关键。”

 

 

纪录片如此,动画片也同样如此。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片类型变得更为丰富,历史题材、神话题材,各种各样的故事都可以通过动画片的形式来呈现。在动画片类别评委会主席、加拿大动画导演大卫·斯蒂芬看来,这样的发展趋势,让动画片的选材角度变得尤为重要:“创作者一定要知道这个题材,是否能够跟观众产生共鸣;能不能在制作过程中,真正把人物的喜怒哀乐、时代背景,通过技术糅合在一起,这是重要的。在每秒24帧的动画片中,每一帧画面都应该能打动人。”

 

 

评委、马来西亚动画导演和制片人黄翊翔对于传统人文故事尤为看重。“故事是最重要的,但故事的来源是哪里?我想,应该来自于我们的传统。”作为马来西亚华裔,黄翊翔自己经常会从传统中寻找选题,“我父亲等老一辈人常常跟我说,‘不要忘了老祖宗的东西,他们留下了太多好东西’。所以,作为评委,我在看作品时候,经常会在其中寻找创作者的初衷,因为不忘过去,才能看见未来,这也是我自己牢牢记在心中的一句话。”

 

 

评委、中国动画导演贾否教授表示,动画片行业发展迅猛,但动画片人不能忘记身上的责任,“我们国家非常关注动画教育,关注这个行业和艺术创作的青少年儿童数量也很多。大家都对我们国家的动画片创作有高度期待。我们也希望,中国能创作出世界一流水准的动画片。”

 

 

“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将于623日晚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

 

主办单位: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上海市人民政府